在安排好魏徵出使漠北去見突利可汗阿史那什缽苾之後,秦昇便命人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準備南下洛陽。
畢竟如今已經是四月初了,按照宮中禦醫的推算,丹陽公主楊翎即將在這個月底或者下個月初臨盆。
愛妻臨盆在即,他這個做夫君的無論如何都要回洛陽一趟,跟丹陽公主一起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
隻不過他回洛陽是肯定要回的,但他不在薊城期間,河北道的公務如何處置卻是大難題。
畢竟當初他回江都成婚之時,隻是空掛著一個河南道大行台尚書令的名頭,並未掌控有尺寸之地,因而要處置的公務並不多,內事不決問郭嘉,外事不決問李靖就好了。
可如今他執掌河北道,決定著河北道上百萬百姓的生死,他必須要對自己治下的每一位百姓負責。
更何況如今河北道百廢待興,要處理的事情千頭萬緒,根本就不是一兩個人能夠處置得過來的。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秦昇最終決定任命更精通政務的溫彥博為行台右仆射,代他批示來往公文。
同時,他還任命郭嘉為行台兵部尚書,張亮為行台工部尚書,張公謹為行台吏部尚書,褚遂良為代行台刑部尚書,薛收為代行台禮部尚書,馬周為代行台民部尚書。
一般的公務,隻需由溫彥博這個行台右仆射代為處置,可若是大事,便由他們七人投票表決,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
軍務方麵,李靖、張遼、高順、裴仁基、徐世勣、秦瓊、羅士信、程咬金、裴行儼、羅成、張金樹、薛萬鈞和薛萬徹十四位大將皆為行台將軍,李靖為諸將之首。
(PS:我知道有人想提醒我漏了沈光、麥孟才和錢傑,但他們三人是十二衛的將軍,跟秦昇是上下級關係,不是秦昇的部將,跟河北道大行台也不是一個係統。)
就在秦昇安排好一切,準備啟程南下洛陽之時,卻有一名親兵匆匆來報,說府外有一個名叫杜如晦的人求見。
聽到是杜如晦來了,秦昇不由莞爾一笑。
自己正為文官方麵人才不足而發愁呢,“房謀杜斷”中的“杜斷”就來了,還真是瞌睡遇上枕頭了。
他並沒有命親兵去將杜如晦領來見自己,而是親自出府去迎接他。
……
此時的大行台府門外,杜如晦心情很是忐忑,心情較之當初去彭城投奔秦昇的李靖有過之而無不及。
畢竟秦昇好歹將李靖從監牢救出來過,還請他吃過一頓飯壓壓驚,多少算得上是有些交集。
可杜如晦甚至都沒見過秦昇,隻是憑著秦昇派人送來的一封親筆書信,便義無反顧跑來薊城投奔他。
隻是當他真的站到大行台府大門外時,他的內心突然變得有些迷茫……
他不知道秦昇當真是如此看重自己,還是看重自己京兆杜氏子弟的身份,想要起用自己來拉攏他們杜家……
就在杜如晦心中不住在胡思亂想之際,秦昇已經在一眾親兵的簇擁下從大行台府走了出來。
杜如晦雖然沒見過秦昇,但從來人的裝束和其身後的一眾親兵,已然猜到對方就是河北道大行台尚書令秦昇,心中一時感動莫名,眼眶也有些紅了,一股士為知己者死的信念油然而生……
自己隻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前滏陽縣尉,何德何能敢讓威震天下的秦昇親自出府相迎。
秦昇卻不管這些,直接上前握住杜如晦的手,語氣很是激動道:
“有你杜克明相助,我秦昇何愁大事不成!”
當親耳聽到秦昇果真如此看重自己,杜克明心情也不由一陣激蕩,知道自己沒有投效錯人。
但他還是躬身拱手向秦昇施了一禮,語氣很是受寵若驚道:
“我杜如晦何德何能,敢得齊國公如此青睞。”
秦昇扶起杜如晦,隨後忍不住哈哈一笑,語氣有些意味深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