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會議的主題就是修路。”
“修路的重要性,之前我已經說過了,今天就不再贅述了。”
“今天要招標的公路,就是從杭州,經蘇州無錫常州到南京,這一段。”
“可以把整條路都包下來,也可以分段承包。”
“當然了,也可以幾家一起吃下這段路,然後再按出資比例分股。”
“大家要想要了再競標,畢竟這不是個小數目,如果中間資金鏈斷裂了,那多耽誤事兒啊。”
“下麵有半天的時間商量和思考。”
畢竟是個大工程,朱吾適給了他們足夠多的思考時間。
從提出修路到現在,都快一年過去了。
而且會議時間一個月前就定下了。
就這,朱吾適還專門又給了他們半天時間。
修路這種事兒,急不得的。
能夠在十年內把大明所有城市串聯起來,朱吾適就非常的滿足了。
其實朱吾適還想修鐵路。
但是蒸汽機都還沒有呢,修個鐵路屁用沒有。
而且就算有了蒸汽機,肯定也是先緊著蒸汽機船啊。
畢竟要搞大航海時代的。
老六的大明皇家科學院研究院其實一直有在研究蒸汽機。
主力就是他和解縉父子三人。
畢竟沒有係統學習現代物理知識的話,想研究出蒸汽機,那就是癡人說夢。
四人研究了快一年,做出了好幾個蒸汽機的模型。
但都是比較小的那種。
離實際應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呢。
關鍵是很多東西都要在大明找替代品。
就算朱吾適從現代搞一個現成的蒸汽機過來,大明照樣還是不能自主研發。
所以朱吾適壓根兒就沒提這件事兒。
反正技術給你們了,能不能研發出來,那就看你們的本事了。
能研發出來最好,研發不出來也無所吊謂。
資料整理好,隨著大明科技的進步,總有一天會研發成功的。
朱吾適將時間留給參加會議的人,他就坐在台上喝起了茶。
有個商人壯著膽子舉起手。
朱吾適一看,這是好事兒啊,要是大家都沒有問題,那才是最大的問題呢。
越是感興趣的,才越要了解清楚。
“來,你有什麼想說的。”
那人站起身,看看其他人,鼓起勇氣問道。
“王爺,要是路修了好,大家嫌貴,不走咱的路咋辦。”
畢竟大明土著們第一次聽說走路還要收費的。
難以接受是肯定的。
朱吾適沒有直接回答怎麼辦,而是問了他一個問題。
“一批貨物,運輸時間是三天,假如需要十個人,每個人一條十文錢。”
“那這批貨物運輸成本是多少?”
這個賬很好算。
“一天一百文,三天就是三百文。”
朱吾適點點頭,繼續問道。
“那如果同一批貨,還是十個人,隻需要一天,是不是就是一百文。”
台下眾人紛紛點頭。
算得很清楚。
“運輸時間縮短兩天,就剩了兩百文。”
“如果從中拿出一百文當作路費,是不是還賺了一百文?”
台下眾人恍然大悟。
很多人就是這樣,你一說讓他掏錢,他就覺得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