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錢好啊,給皇帝分點兒錢,皇帝就不找他麻煩了。
王德發這兩年跟著朱吾適混,賺錢多少先不說,地位那是一步一個台階,如今已經是江南第一富商了。
睡眠質量也好了,畢竟有靠山,隻要自己不作死,就不用怕出什麼意外。
“對了,你再牽頭成立一個江南商會吧。”
朱吾適突然想到了這個問題。
如果讓皇家帶頭,商人難免有什麼不好的想法。
讓王德發牽頭就正好了。
成立一個商會,朱吾適有什麼想法,也能第一時間傳達。
商人裡如果有做違禁生意的,也能第一時間聽到風吹草動。
最後就是,朱吾適以後的目標必然不隻是大明,出海之後,有個商會的話,歸屬感也更強一些,有事兒了還能互相幫忙。
就跟以前的香江一樣,什麼潮州幫,江浙幫的,團結得很。
以後如果有商人定居海外,有個商會的名頭在,也不容易忘本。
當然了,成立商會,也能更好的約束商人們,這個就不方便說了。
王德發領命離去了。
幾天之後,江南商會就成立了,總部就在應天府會展中心附近。
加入商會也不是無條件的,要有資產證明,然後每年要交會費。
商會裡的人要做到守望相助,共同致富。
反正口號是喊出來了,能不能做到,那誰知道呢。
報名的人非常的多,畢竟王德發跟朱吾適的關係親近,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兒。
看似王德發是會長,實際真正的會長就是朱吾適。
到目前為止,朱吾適都沒有做出過任何有損商人利益的事兒。
反倒是一直在改善大明的商業環境和氛圍。
所以大明的商人對朱吾適還是很信服的,如今商會成立,自然要積極踴躍地報名了。
至於說每年的會費,給得起的不在乎,在乎的也沒資格進商會。
江南商人非常的開心,這麼多年了,終於有組織了啊。
以後再也不用各自為戰了。
結果,商會成立第一天,王德發就給眾人潑了一盆冷水。
“我今天在這裡給大家透個低,商會的成立,幫助大家更好地賺錢隻是一方麵。”
“凡是我江南商會的人,以後一定要按時繳稅,而且稅收會增加的,希望大家有個心理準備。”
這是朱吾適故意讓王德發告訴這些商人的。
凡是加入江南商會的,都是江南地區有頭有臉的商人,他們基本代表了江南商界。
而大明商業最發達的地區,就是江南。
所以搞定了這些人,剩下的人就不難搞定了。
至於增加商稅,這個是必須的。
大明的商稅太低了,低到令人發指的程度。
朱吾適不知道為啥,大明兩百多年,肯定有人想過增加商稅吧。
結果就是,大明的商稅太低太低了。
但凡正常收稅,崇禎也不用吊死在歪脖子樹上吧。
所以朱吾適發展商業隻是第一步,增加商稅就是第二步了。
為啥不第一時間增加商稅呢。
因為沒有說服力啊,你說增加稅收就增加?
人家不交,你能咋地,都弄死?
現代社會發展這麼成熟,還有那麼多偷稅漏稅的呢。
在大明,估計不偷稅漏稅的,應該是沒有的。
以後肯定還會繼續的。
所以朱吾適並沒有急著增加商稅。
如今大明皇家集團的規模已經很龐大了,基本涉及到了各個領域。
朱吾適又籠絡了王德發這麼一個大商人,再加上朱元璋當靠山。
時機才算稍微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