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禁止走私_我家床底通大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16章 禁止走私(1 / 2)

但是吧,朱吾適不是什麼技術型人才。

現在的大明能不能建造出橫跨黃河,可以使用百年以上的橋梁,朱吾適不知道。

他能做的,就是從網上搜集各種資料,然後扔給老六的大明皇家科學研究院。

能不能研究明白,就看他們的了。

朱吾適不生產知識,他隻是知識的搬運工。

除了修橋鋪路,剩下的就全民搞生產了。

大明的產品在歐洲非常的暢銷。

已經不僅限於瓷器布匹絲綢茶葉這些東西了。

隻要是歐洲沒有的,一說是大明來的,都會很受歡迎。

既然能賺外彙,朱吾適肯定是不能錯過這個機會的。

如今大明江南一帶各種紡紗廠遍地開花。

朱吾適也不介意百姓們跟著發財,但是有個要求,貨物質量要有保證。

不能壞了大明的名聲。

大明的商品價格昂貴,這個算是好名聲。

畢竟貴往往也代表著好。

要是價格貴,質量差的帽子戴上去,那可就很難摘下去了。

為此,朱吾適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外貿部門。

所有出口的貨物,都要外貿部嚴格把關,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的產品一律不得出海。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促進創新。

沒有人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做出來的商品,最後隻能砸在手裡。

那就要求自己要嚴把質量關。

在質量不拉垮的情況下,每節省一分成本,就多賺一分。

可彆小看這一分。

生產效率的提高,靠的就是這種想要節省一分錢的心態。

卷,都給我往死裡卷,不卷怎麼賺錢呢。

這個卷跟現代社會的卷還不一樣。

現代社會大部分人卷來卷去的,隻能落下一身病,想要致富是很難的。

當然了,卷來卷去,餓死的概率也是非常低的。

大明的卷,是真的能看到未來的。

因為每年隻有一趟,所以歐洲那邊對大明商品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以大明的生產力,遠遠沒有飽和。

市場不飽和,才有發展前景,卷起來才能看到希望。

隨著歐洲大量的財富湧入大明。

朱元璋雖然還沒有解除海禁,但是基本也是形同虛設了。

近海捕撈是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隻有跟歐洲搞外貿的,才會嚴格把控。

首先是為了收稅,再一個也是怕有些投機倒把分子搞一些殘次品偷偷運到歐洲。

人家歐洲人可不管你是不是走私,人家就知道,你大明的商品質量不行。

所以每到冬季,海上就會有朝廷的巡邏隊去抓走私。

說是抓走私,不如說是救人。

目前往來往於大明與歐洲之間的商人,多是江南這邊的商人。

而且大部分都是那些之前就一直在搞走私的,他們本身就有航海經驗,雖然大多也就是去個東南亞。

這些人有經驗,也有錢。

現在反而不搞走私了。

因為他們知道在茫茫大海上有多危險,跟著大部隊一起走,出事兒了還有個照應。

就算不小心船沉了,起碼人也能被打撈上來。

如今搞走私的,都是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眼皮子還特彆淺的。

讓他們加入江南商會,他們又不樂意交稅。

還總覺得自己實力不如商會裡的其他人,會不會被欺負啥的。

想得太多了,乾脆就不加入了。

但是他們又想分一杯羹,畢竟如今江南地區的外貿做得是有聲有色的。


最新小说: 蘑菇屋:黃小廚,你的豆角沒燉熟 大一新學期,恭迎化神老祖 神戒奇緣 權力巔峰:重生後我選擇京圈老婆 透視醫武在身的外賣騎手 重生之萬億帝國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麵前殺李泰 剛下山,就被五位師姐寵上天 噬陽血月:我以輪回證天道 嬌軟美人穿獸世,八個獸夫爭著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