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麵向全大明征集人手。
凡是願意主動去瀛洲的,去了以後能開墾多少土地,就都歸自己所有,且免除三年的賦稅。
目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另外有工匠想去的,也可以報名,工資很高。”
此告示一出,應天府百姓雖然人人議論,但是沒一個想報名的。
他們現在的日子過得不錯,沒人願意去一個未知的地方當農民。
朱吾適的目標人群也不是他們。
那些種了一輩子地,自己又沒有幾畝地的,或者乾脆是一些流民,他們才是移民的主力軍。
有家有業,衣食無憂的人,很難說動他們當移民的。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時候,可沒幾個貴族樂意移民過去的。
還有澳洲,更是被當成了監獄。
隨著告示一起過去的,還有移民辦。
移民這個工程可能要一直做下去的。
在每個城市設立一個移民辦是很有必要的。
當地要是有人想移民,就可以去移民辦報名。
國家會給他出路費。
剛到瀛洲的時候,國家也管飯。
可以說政策已經非常非常的人性化了。
朱吾適相信,肯定有人願意去的。
等以後還可以組織移民探親活動。
讓那些在瀛洲紮根的人回來探望親人,順便將瀛洲的情況講給身邊的人。
等到那個時候,才是移民大潮真正的開始。
朱吾適沒想到的是,第一批移民很快就搞定了。
而這些移民中的絕大部分,竟然都是那些跟船一起去了瀛洲又回來的士兵搞定的。
這些士兵有過去瀛洲的經驗,朱吾適就沒有再安排他們乾什麼,而是給他們放了假。
讓他們回家待幾個月,等到明年再一起隨船隊出發瀛洲。
這些士兵回到各自的家鄉,剛好移民的告示也出來了。
於是很多鄉裡鄉親就跑到士兵的家裡去打聽情況。
其實他們也沒想著移民。
就是對瀛洲好奇。
畢竟華夏神話傳說中的三仙山之一,可以說是聲名在外了。
有個士兵家裡是河南道的。
他回到家裡,就被老鄉堵在了家裡。
“孩兒,那個瀛洲,真有當官嘞說勒恁好?”
士兵一看,這人也太多了。
乾脆到村裡的空地上去講吧。
於是一群人浩浩蕩蕩地跟著他一起來到了村口那棵大樹下。
士兵站在樹下,清了清嗓子,開始給鄉親們講自己在瀛洲的所見所聞。
“那個瀛洲確實好,地方老大了,那上麵的人,都是些野人,黑不溜秋的,還不穿衣裳。”
“他們根本都不會種地,那大片大片的地,都荒廢了,長嘞都是草。”
“俺們去了瀛洲以後,那些個野人一開始還想反抗嘞,結果被咱大明打嘞是屁滾尿流誒。”
“然後他都就成了咱大明嘞人了,將軍看著荒廢的土地,心裡可難受。”
“就叫俺們教那些個野人種地。”
“瀛洲的地可多可多了,俺們去的地方,連萬分之一都不到。據說瀛洲比咱大明還要大好多好多。”
“到處都是土地,就是沒人種,真是太浪費了。”
“瀛洲動物也多,那些野人隨便打打獵就吃飽了。”
“還有各種野菜野果,在瀛洲根本就不用怕餓死人。”
老百姓聽得是咋舌不已。
當然也不是全都相信的。
有人就覺得這個士兵是在吹牛。
“那個瀛洲要真有恁說嘞恁好,恁咋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