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瀛洲的土地都是你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幾百畝地啊,你們忍心扔在那兒不管嗎?”
“你們要是扔下土地不管,朝廷就把土地分給其他人了。”
一群百姓咽了咽口水。
“幾,幾百畝?”
移民辦的人理所當然道。
“估計還不止呢,反正瀛洲大得很,你隻要有力氣,幾千畝幾萬畝都可以啊。”
“幾,幾萬畝?”
“那不是比地主家的地還多了?”
移民辦的人嗬嗬一笑。
“說對了,到了瀛洲,隻要乾幾年,你們都是地主。”
這餅畫得,非常完美。
古代農民最想當的,就是地主了。
因為他們能接觸到的,就是村長和地主了。
很多時候村長自己就是地主。
縣衙的官老爺們,他們可能遠遠地見到過。
可是這個他們不敢想,為什麼呢,因為人家是讀過書的。
地主好像不需要讀書啊。
土地多就能當地主了。
至於經商,這年頭,大部分農民都很單純。
他們覺得自己就會種個地,哪裡會經商啊。
所以他們對土地有種深深的迷戀。
之所以願意移民,完全就是奔著土地去的。
隻要能有個十來畝地,他們就樂翻天了。
誰知道,移民辦直接給他們畫大餅,你們以後人人都是瀛洲地主。
這怎麼能不讓他們瘋狂。
至於說騙人,當今皇帝朱元璋也是農民出身,農民不騙農民的。
移民辦的工作人員當即就給他們辦理了登記手續。
一群老農民樂嗬嗬地回家去了。
等到明年開春,他們就能去瀛洲當地主了。
至於說落葉歸根。
真要是能在瀛洲當地主,以後把根紮在瀛洲也不是不可以的。
全國各地都有這樣的情況。
畢竟從瀛洲回來的士兵有一千多人呢。
他們都來自不同的地方。
回去之後,自然也有人詢問他們的。
這個年代,除了江南那些魚米之鄉,大部分地方的百姓活得都不如意。
現代社會很多富裕的地方,在古代其實很窮。
究其原因,耕地少。
就像福建泉州,幾大國產運動品牌的總部都在這裡。
這裡的百姓生活肯定不差。
但是在古代可沒有這些廠啊。
百姓還是要從地裡刨食兒。
可是那裡是山區,耕地還沒有河南多呢。
河南為啥人口多,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耕地也多。
所以,大明各個地方都有百姓吃不飽肚子。
哪怕高產作物已經普及了。
可惜大明沒有化肥,沒有農藥,沒有現代化的設備。
高產作物到了大明,也沒有那麼高產了。
想要富裕,還是要看誰家的土地多。
說來說去,就是土地的問題。
瀛洲有大片大片荒地,對大明的百姓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所以,朱元璋擔心的移民問題,其實不是啥大問題。
明年的名額很快就滿了。
很多去報名的人隻能往後排了。
朱吾適其實還想把一部分朝鮮半島的人弄到瀛洲去。
畢竟是靠著戰爭拿下的地盤,誰知道那裡的人會不會有異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