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上小日子的本島,納哈出這次真的要拚命了。
他已經答應了李成桂,等到本島打下來,就把九州島送給他。
李成桂就是九州島的皇帝。
李成桂倒也不嫌地盤小,九州島再小,那也得看跟誰比啊。
跟大明和小日子的本島肯定是比不了的。
但是跟彎彎比,那還是大點兒的。
與其給納哈出當手下,還不如在九州島當個土皇帝呢。
人家老蔣在彎彎都待得下去,他李成桂一個將軍而已,有什麼不知足的呢。
納哈出也是沒辦法了,再這麼耗下去,他手底下快沒人兒了。
投降也是不可能投降的,他跟小日子打了這麼久,早就是生死大仇了,投降就是找死。
納哈出甚至找人跟小日子的那個天皇帶過話,讓小日子把九州島讓給他,然後大家握手言和,相安無事地做鄰居。
小日子當然是不同意的。
首先,小日子在家待得好好的,你納哈出帶人攻過來了。
彆說什麼大明逼你的。
大明讓你吃屎,你吃不吃。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兒。
納哈出占了九州島那麼久,也沒有打上本島,小日子看出納哈出是外強中乾了。
你要是有胖子跟小男孩兒,小日子肯定怕你。
可惜你納哈出沒有啊。
騎虎難下的納哈出沒辦法,隻能拚死一搏了。
反正他已經想好了。
如果贏了,順利登上本島,以他蒙古騎兵的威猛,小日子應該是擋不住的。
如果輸了。手底下的軍隊被打爛了,也沒有登上本島。
那他就跑路,去南洋。
反正南洋島那麼多,帶點兒人過去,占島為王也挺好的。
船他都已經準備好了,船上各種補給都有,足夠他順利到達南洋了。
至於李成桂,大家本來就是半路夫妻,大難來時,就各自飛吧。
剛好李成桂在最前線,還能給自己吸引一下火力的。
不得不說,納哈出能在元朝滅亡一二十年裡,一直占據遼東,擁兵自重,不是沒有道理的。
一個成功的將領,必定有一個地方是其他人拍馬也趕不上的。
那就是生存能力。
凡是在曆史中留名的將領,基本都有過參加好幾場戰役,還能全身而退的經曆。
畢竟生存能力差的,早早就死了,留個屁的名啊。
納哈出這邊兒想好了退路,李成桂也不是傻子,他也早就想好退路了。
跟納哈出一樣,他也準備好了船。
但是吧,他登本島的決心還是比納哈出要大點兒的。
納哈出常年待在遼東,對海上的情況不了解。
李成桂常年在濟州島跟倭寇戰鬥,比他要了解更多的情況。
南洋可不好混啊。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去南洋的。
經過這兩年的戰鬥,李成桂對小日子的實力已經有了基本了解,他有七成的把握,能夠成功登上本州島。
前提是,納哈出舍得讓所有的士兵都上前線。
納哈出以前總是留著幾千人的親位在身邊。
問就是,這些人不善水戰,善馬戰。
而且吧,哪個皇帝身邊沒有重兵保護啊。
李成桂每次帶兵打仗,都差那麼一口氣就能登上本島了。
這次好不容易納哈出下定了決心,李成桂還是有點兒把握的。
張龍這次沒有將貨物送到荒島上,而是直接來到了九州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