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就得不停地走,根本就沒有時間欣賞風景,感受人文氣息。
就算你有那個閒情逸致,看到的也都是人頭攢動。
回去寫個觀後感。
啊,西湖你好多水,也好多的人。
人擠人啊人擠人,擠來擠去擠懷孕。
生下一個大胖小子,起個名字叫湖孕。
風景啥的暫且不提,就說那麼多人。
總不可能都是本地人啊。
如果朱吾適住在西湖邊上,他肯定不會天天去那兒逛。
就跟媳婦兒似的,再美的媳婦兒睡多了也會膩的。
所以去西湖的,基本都是外地人。
這些外地人總要吃飯睡覺的吧。
他們總不可能自帶乾糧,然後睡公園長椅吧。
住酒店要花錢,吃飯要花錢,公交要花錢,甚至讓人幫忙拍個照,說不定都要花錢。
所以說啊,旅遊景點必須搞。
就算百姓暫時還去不起,大明的有錢人也不少的。
還有那些個文人騷客,沒事兒到處瞎溜達,美其名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你要真是抱著學習的目的也行啊。
有些人到個地方就能作出一首千古名篇。
有的人一邊到處溜達一邊寫遊記。
但是大部分人,其實就是去吃喝玩樂了。
這部分人的錢最好賺了。
溜達了一圈兒,考察了一下西溪濕地的環境,朱吾適帶著孩子們回去了。
下人早就準備好了早飯,都是一些杭州城特色早餐。
其中一個就是蔥包燴。
朱吾適指著桌子上的蔥包燴問五個小朋友。
“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嘛?”
五個小屁孩兒第一次出應天府,他們哪裡知道叫什麼啊,隻知道還挺好吃的。
“這個叫蔥包燴,這個燴呢,就是秦檜。秦檜是誰,你們知道嗎?”
五個小朋友繼續搖頭,他們還沒學到這個呢。
於是朱吾適開啟了講故事的模式。
教小朋友就是這樣,得見縫插針地給他們灌輸思想。
“以前有個人,他的名字叫嶽飛,他出生在北宋。可是當他長大之後,他的國家遭到了外族的入侵,丟失了大半的江山。
嶽飛自幼習武,人也很聰明。
他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國家被外族入侵,自己的同胞被外族欺淩,於是他毅然參軍,加入了抵抗外族入侵的隊伍。
咱們前麵說了,嶽飛不僅有過人的武藝,還有聰明才智。於是他很快就嶄露頭角,成為了一名元帥。
百姓親切地稱呼他嶽元帥。
還有一個人呢,他叫秦檜,他也是正在北宋年間。
但是這個秦檜吧,他善於鑽營,攀附權貴,最終竟然做到了宰相。
他這個人吧,主張的是不打仗,跟外族和談,就算是付出一些代價也在所不惜。
畢竟一直打仗的話,朝廷和百姓重視的就是武將,他這個宰相就沒什麼用武之地了嘛。
而嶽飛嶽元帥呢,他是堅定的主戰派。
他的目標就是驅除韃虜,收複失地。
這兩個人自然就矛盾重重了。
嶽元帥用兵如神,北伐期間打得外族節節敗退。
就在他快要成功之際。
秦檜出幺蛾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