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務實的人,除了吹牛逼,好像啥也乾不好。
朱吾適莫名地就想到了,陳開哥。
據說京城奧運會開幕式競標導演的時候。
人家都是帶著團隊,拿著一遝一遝的計劃書去招標。
陳大導演兩個膀子扛個頭就去了。
彆人演講都是說,我這個開幕式是什麼什麼風格的,體現了什麼什麼精神,我要怎麼怎麼做。
人家陳大導演可倒好,空著手上去,然後背了一首詩。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然後不出意外的話,意外就發生了。
堂堂陳大導演,第一輪就被淘汰了。
據說他背詩的時候,台下的領導們臉都綠了。
其他參與招標的導演團隊憋笑憋得很難受。
朱吾適都不敢相信,真要是讓陳大導演去當開幕式的導演,開幕式會變成啥樣。
很大可能會成為一坨好看的屎。
就跟無雞似的。
陳大導演說十年之內沒人能看懂無雞,結果就是,二十年過去了,依舊沒人能看懂。
所以說,不務實的人說出來的話,那就是無雞之談。
關鍵就是,古代這種人比現代還要多。
因為啥呢,因為他們不務實也能賺到錢啊。
隻要會作詩,就不缺吃的喝的。
典型例子就是柳永,人家靠著才華就有小姐姐養著,每天醉生夢死的。
柳永還算好的,起碼人家沒有放棄夢想,五十歲了還能去科舉,還考上了。甚至還當過餘杭縣令,就是杭州城餘杭區。
更多的是,一輩子考不上科舉,也做不出好詩詞的人。他們照樣不缺吃喝。
因為人家起碼能考個秀才。
屁用沒有,還可以少交稅。
這種人還是少點兒的好。
朱吾適準備建議朱元璋科舉改製了。
秀才啥的,不給他們搞特殊化了。
秀才可以免役稅,見官不跪。
舉人已經具備了做官的資格,這還不是最扯淡的。
最扯淡的是,很多舉人是有俸祿的,對頭啥也沒乾,就可以從朝廷拿到錢。
另外呢,舉人就可以使用奴婢了,犯了死罪可以特赦三次,不能用刑,不用交賦稅。
這個不用交賦稅就很牛逼了,很多舉人靠著這個牟利的。
很多地主靠著這個,大明兩百多年,一毛錢的稅都沒交過。
地主有錢啊,從家族裡找出讀書最好的那個,支持他讀書,等他成了舉人之後,整個家族都不用交稅了。
就這麼一代一代的,等到崇禎的時候,大明已經快收不上來稅了。
皇帝隻能剝削有地的百姓,可是這也不夠啊,那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加唄,多收點兒吧,先苦一苦百姓。
最後的結果就是,有地的百姓活得還不如地主家的雇農。
有句老話說得好啊,窮則思變,變則通。
百姓實在是不堪重負了,乾脆把土地送給地主,隻求地主能讓他們當雇農。
這麼一倒騰,更加收不上來稅了。
可以說大明就是被中層搞死的。
最上層的皇帝無能為力,最底層的百姓就是牛馬,沒人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