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手裡掌握了大量的土地,錢財。他們真的要出幺蛾子的話,確實可以卡一下大明的脖子。
如果大明主要的財政收入不是依靠土地呢,他們還能卡脖子嗎。
不要忘了,大明在海外還有土地呢。尤其是瀛洲,地廣人稀的,發展個十年八年的,想要糧食還不是簡簡單單。
手裡有錢,有糧,有兵,有人才。
我要改革,誰讚成,誰反對?
朱吾適看似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其實他也不是盲目開發,有布局的。
朱元璋和朱吾適現在的分工還是挺明確的,朱元璋主抓農業。
尤其是高產作物的推廣。
朱吾適主抓商業,以及人才的培養。
就像這次西湖景區的開發,朱吾適之所以不隻是帶著江南商會的人玩兒,除了錢的問題,還想看看那些大地主的反應。
如果有機靈的,懂得審時度勢,知道趕緊湊過來,朱吾適會給他們一個機會的。
不管是哪個朝代,特權階級都是存在的嘛。
朱吾適也不是眼裡容不得沙子,他也允許部分特權階級的存在。隻要不危害大明就行。
那些冥頑不靈的,隻想守著土地,走以前的老路子的大地主。
朱吾適也不會拿他們怎麼樣,等到改革開始,他們如果安然接受,也可以繼續當地主,隻不過沒有以前那麼滋潤了而已。
如果不安分,敢有意見,出幺蛾子。朱元璋手裡的刀可不是善良之刃。
其實改革也沒那麼大影響,無非就是交稅。
有多少田地就交多少的稅,這事兒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
也不會讓那些大地主傷筋動骨的,無非就是收入減少點兒。照樣還是地主。
短時間內,大明不可能擺脫農業社會這個標簽兒的。
隻不過大地主們,尤其是家裡有人當官的大地主,享受特權太久了,難免接受不了。
朱吾適來到西湖邊的時候,這裡已經有很多人在等著了。
商人嘛,無利不起早。
恰好跟著朱吾適就有利可圖,所以他們今天起得可早了。
有些心思重的,昨晚甚至都沒怎麼睡好。
見到朱吾適,又是一陣問好聲。
“你們都吃過飯了嗎?”
朱吾適好心地問了一句。
“吃過了。”
行吧,反正朱吾適沒聽到有人說沒吃。
人太多了,朱吾適不可能都開車帶著他們。
所以朱吾適這次過來,騎的自行車。
“接下來,咱們繞著西湖走一走吧。”
說是走一走,其實是朱吾適騎著自行車,其他人在身後步行跟著。
這可累苦了江南商會的商人了。
他們一個個年紀本來就不小了,還一個比一個胖,又不怎麼愛運動。
走了兩公裡,就開始有人氣喘籲籲了。
又走了一公裡,王德發讓人跑到前麵去通知朱吾適。
喜歡我家床底通大明請大家收藏:()我家床底通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