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看到中間有一段說朱元璋被關起來的時候,自己偷偷給他送餅。
怕餅涼了,還偷偷放到懷裡,結果導致胸口被燙了個疤。馬皇後就更不好意思了。
“嫂子,愛情是美好的,古有梁祝,今有朱重八和馬大腳。這一點兒也不丟人。”
“不僅不丟人,咱能娶到妹子這麼賢惠的妻子,他們羨慕都羨慕不來。”
朱元璋今天被勾起了回憶,整個人仿佛都恢複了年輕,也不在意朱吾適叫他朱重八。
“是啊是啊。”
勳貴們忍不住點頭稱是。
馬皇後確實很賢惠,深得他們的尊重。
開心過後,接下來就不是那麼開心的事兒了。
往後就正式進入了戰火紛飛的年代。
朱吾適讓人記錄了每一場戰役。
小的,輕鬆的戰役就一筆帶過。
那些大型戰役麵臨的困難都寫出來了。
就連當初陳友諒水軍厲害,朱元璋一度害怕打不過都寫出來了。
與其說是故事,更像是回憶錄。
因為碑文上的內容,就是大明文筆很好的一批人,挨家挨戶采訪得到的。
朱吾適要求碑文必須真實。
所以那些負責寫碑文的,每天的工作就是,跟每一個參加過這些戰役,並且還活著的人約時間,去采訪他們。
聽他們把這些事兒講出來。好的壞的,反正隻要他們記得的,都給講出來。
然後再提煉一下,就成了碑文上的內容。
其中有一段,朱元璋親口承認,他一度覺的自己打不過陳友諒。
在朱吾適看來,一個能讓人記住的,讓人敬佩的人。
一定是有血有肉的,不全是偉光正的人。
在麵臨了一係列困難,最後還能克服內心的恐懼,直麵困難,解決困難的朱元璋。
比那種有外掛,一路平趟的朱元璋更加讓人尊敬。
起碼跟在身後的那些勳貴們,經曆過一場場戰役的。
沒有一個人覺得朱元璋純粹是走了狗屎運。
他們很清楚,換成自己,在那種情況下,大概率沒有朱元璋做得好。
這反而更能體現出朱元璋的牛逼之處了。
就連朱元璋看完碑文,都覺得自己可牛逼了。
“咱都不記得當時的情況有那麼危機了。現在想想,那時候咋就能一往無前呢。”
其他人自然是跟著附和。
“皇上牛逼啊,皇上厲害啊。”
剛才還哭過的朱元璋,這會兒差點兒笑稀了。
一路看完所有碑文。
朱元璋給朱吾適點了一個大大的讚。
“賢弟厲害啊,這碑文寫得真好。”
勳貴們跟著點頭。
“王爺大才,確實厲害啊。”
其實碑文壓根兒也不是朱吾適寫的。他就是隨便給了點兒意見而已。
目前來看,效果還不錯。
“走吧,咱們進這群英樓去看看。”
朱元璋一馬當先,踏入了群英樓。
一樓是一個非常大的大廳,全靠幾根粗大的柱子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