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吾適乾脆讓人放出風去,他要召開一次會議。
會議主題就是聊聊這個世界。
非常潦草的一個主題。
說是會議,其實更像是一個沙龍。
這裡說的沙龍,可不是美發沙龍。
沙龍一詞最早源於意大利語,是法語的音譯。
原先指代的是法國上層人物住在中豪華的宴會廳。
從17世紀開始,法國巴黎的名媛貴婦們,就經常把家裡的客廳當成社交場所,邀請文人藝術家什麼的,去一起探討文藝,哲學。
文人和貴婦嘛,白天探討文學,哲學。晚上嘛,懂的都懂。
後來這種聚會形式就被稱為沙龍了,並在歐美各國風靡一時。
到了現代,沙龍就是以討論交流辯論為主題的聚會形式了,通常會圍繞特定的主題展開。
至於美發沙龍是什麼意思,這個朱吾適也不知道,得去問李小鹿。
朱吾適這個沙龍也是有門檻的,邀請的人非富即貴。
自己之前說的那些東西,通過那天在店裡的客人,已經傳播開來了。
但是富貴人家不可能聽風就是雨的,所以朱吾適這個當事人還是要現身說法的。
他的目標也是這些人。
老百姓知道亞馬遜雨林有血蘭花又有什麼用呢。
他們又沒有本事去瀛洲,更沒有本事去亞馬遜雨林。
最多也就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或者當成睡前故事給孩子們講講。
想要激發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欲,還得從這些有錢有權的人身上下手。
既然這些人主動找上門了,那朱吾適就不客氣了。
三天後,就在會展中心的一個很大的會議室,沙龍正式開始。
到場的人起碼有幾百人。
這次沙龍可不是乾講,還有酒水和零食供應的。
這些錢嘛,自然是從參加沙龍的人身上出了。
也就是門票,想要進去參加沙龍,除了有請柬外,還要掏錢買票。
請柬都是送給有錢人的,所以不存在買不起票的說法。
會議室裡放了很多圓桌,桌上擺滿了吃的喝的,八個人一桌。
朱吾適則是坐在最前麵的舞台上,跟個勵誌講師一樣。
“人來的差不多了啊,那咱們就正式開始吧。
今天的主題是,聊聊這個世界。
大家對這個世界的了解有多少呢。
誰想來回答這個問題?”
好吧,並沒有人舉手,看來大家還是太過靦腆了。
朱吾適乾脆指著地圖開始給眾人講課了。
“這個呢,是一張世界地圖。藍色的是大海,其他的是陸地。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大部分都是大海,陸地麵積並不大。
這裡就是大明了,而這裡就是葡萄牙。
在場的有沒有去過葡萄牙的?”
這次有人舉手了,雖然不多,但是還真有幾個人去過。
畢竟都是有錢人,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輕易地以身涉險的。
所以大明跟葡萄牙的貿易往來已經很頻繁了,但是去過葡萄牙的有錢人還真是不多。
在場幾個去過葡萄牙的,都屬於比較年輕力壯的。
“你們既然去過葡萄牙,可曾見過航海圖?”
幾人點頭,表示自己確實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