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吾適也是傾向於用第二種方法的,畢竟建一座跨江大橋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
關鍵是,大明現在連技術都還不成熟呢。
雖然老六已經召集了全國的橋梁方麵的專家,一起研究現代化的大橋如何建造。
但學習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就算學習完了,也不可能直接在長江黃河上建橋的。還是要先拿一些小河練練手的。
這麼算下來,未來十年,大明能出現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江大橋就已經很不錯了。
朱吾適不可能等十幾年以後再把蒸汽火車投入使用。就為了等一座橋建成。
會展中心那邊不是有碼頭嘛。
跟那個碼頭錯開,在江對岸再建一個碼頭就是了。
然後火車站就建在對麵的碼頭旁邊。
從水運過來的貨物,先放在碼頭上,然後轉移到火車站,直接送上火車,由呼嘯的火車將貨物運送到北方去。
第一條線路的話,朱吾適準備聯通應天府和中原地區。
中原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嘛。
東邊有京杭大運河。暫時可以滿足運輸要求。
這些都是後麵要做的事兒了,眼下還有更重要的事兒等著朱吾適去做呢。
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有實力的商人湧入了應天府。
大家都想在金礦上麵分一杯羹。
主要是這玩意兒已經越傳越邪乎了。
現在民間傳說是,瀛洲遍地是黃金,甚至走在路上隨意地踢著腳下的小石子,就有可能踢到黃金。
黃金啊,誰不眼饞。辛辛苦苦種地,經商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錢嗎。
黃金=錢啊,與其辛辛苦苦乾活兒賺錢,哪有直接去撿錢來得快。
所以大家都想去瀛洲撿黃金啊。
所有得到消息的,有實力的商人,都彙聚到應天府來了。
甚至比之前任何一次的規模都要大。
畢竟之前不管是修水泥路還是開發西湖景區,又或者是搞房地產,那都是投資。
所謂投資,是要先有投入才會有回報的,而且回報周期還很長。
撿黃金這個就不一樣了。
雖然說也有投資,但是投資相對要少得多。
對於這些沒有采礦經驗的人來說,開采金礦無非就是找一批人,拿著鋤頭去挖就是了。
付出的成本也僅僅是,運送一批人到瀛洲去,然後管吃管住,讓他們專心挖黃金就是了。
這個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現實也就是如此,大明又沒有現代化的設備,還真就是靠著工人一鑿子一鑿子挖出來的。
人力成本在大明,確實也不貴。
所以去瀛洲開采金礦這個事兒,真就是一本萬利。隻要朱吾適沒有撒謊,瀛洲真的有金礦,而且儲量還不算低。
這種一本萬利的生意,隻要腦子沒有被門夾了,都不會視若無睹的。
所以最近這段時間,應天府非常的熱鬨。
到處都是肥頭大耳,身後帶著幾個隨從,一看就很有錢的人出沒。
這些人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老六鋪設的那條鐵軌處。
大家都想見識一下傳說中的鋼鐵猛獸。
畢竟沒有人比他們更懂運輸的重要性了。
所以這種傳說中可以拉數十萬斤貨物日行千裡的蒸汽火車,他們必須要見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