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青本來想著一下午跑完魏瓚留的幾個地址,結果一下午都耗在了這個街道辦。
倒也沒有孟冬青預想的枯燥,忙活到快收工的時候,孟冬青還收到了街道辦的邀請,讓她跟他們一起去吃飯。
不過孟冬青著急回家看孩子,街道辦送了她一提米糕。
米糕是個奶奶做的,奶奶一生命苦,早年喪夫,中年喪子,後來撿到個右腳天生有殘疾的女嬰,就養下了。
祖孫倆相依為命,日子並不好過,街道辦一直幫扶,照顧,奶奶才把孩子拉扯大。
包米糕的油紙是現去供銷社要的一張,辦事員分給孟冬青四個。
“乾一下午義務工,還混了四個米糕呀,比大隊上工強。”姑奶抿一口米糕,連連點頭,“這米糕做得好,鬆軟香甜不黏牙。”
大姨也嘗了一塊,“是以前吃的味道,沒公私合營那會,街上總有,合營就少了,慢慢就難吃到了。”
倒是可以自己做,但後麵糧食緊張,米都要摻著紅苕吃,哪有餘糧做糕點。
家裡四個大人一人一塊,醒醒小崽眼神迷迷蒙蒙的,還不知道米糕是何物,唆了唆小嘴巴,就眯著眼犯起了困。
魏瓚那塊他回家才吃上,今天是出長差回來的第一天,單位很多事要處理,等忙過這幾天,他就可以多留在家裡照顧醒醒了。
聽說一月睡二月鬨三月四月最難熬,他得提前讓孩子適應他。
“還給我留了?”魏瓚下班回家,看到桌上油紙包好,特意留給他的米糕,受寵若驚。
孟冬青抱著睡著的醒醒,點頭,“算是謝禮。”
魏瓚認真吃起米糕,問孟冬青今天有沒有什麼收獲。
有是有一點,但孟冬青還打算繼續看看再做決定,而且魏瓚說得沒錯,她一個人的力量太渺小的,她得找點誌同道合的人一起乾才行。
“對了,這次去羊城我見到孟夏麗了。”魏瓚看向孟冬青。
孟冬青腦子裡靈光一閃,同魏瓚四目相對,“原來一孕傻三年是真的!我一點都沒想起來這事,你就應該跟我說的。”
魏瓚,“……”
昨晚上他倒是想說來著,孟冬青睡得太快,他根本沒開口的機會。
聽到孟夏麗的名字,大姨也豎起了耳朵。
有了彙款地址,找起人來就方便了很多,至少是浪裡淘魚,不是浪裡淘沙了,魏瓚花錢找了人幫忙,大概一周左右,就弄清了孟夏麗到羊城後發生的事。
孟冬麗把周建仁給甩了。
她搭上周建仁的那個上門女婿發小,通過這個發小,搭上了回鄉投資的港城老板,當了人家的情婦。
港城老板有錢但無子,本就存了回鄉找年輕女人給他生兒子的想法。
結果同鄉裡頭沒找著人,倒是讓孟夏麗黏上去了。
孟夏麗的最大的資本,就是她生了對雙胞胎兒子,這比國色天香的大美人更讓港城老板心動,何況孟夏麗長得並不差。
“現在孟夏麗人被那個港城老板保護了起來,要把人帶回來有點難,但至少能確定她的動向,咱們不那麼被動。”魏瓚看向孟冬青。
羊城到底是個陌生的城市,把孟夏麗捉回來,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精力、財力。
虧大本的買賣,魏瓚覺得沒有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