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複生後,秦陽就沒再關心過漢王的動向。
武定山是兵部尚書,又是玄帝的心腹之一,應該知道點漢王的近況。
背著手,武定山回答道:“漢王回京後,便住進了以前的漢王府,很少出門,但朝中不少大臣,卻登門拜訪,漢王府的門檻都快踩爛了。”
說起這個,武定山就來氣,“那些個亂臣賊子,明知陛下和漢王不合,還要登門去拜訪,存的什麼心!”
“真該把他們一個個,腦袋給砍了!”
“能砍就好了。”
秦陽無奈歎道。
在大玄,皇帝雖然是玄帝,可玄帝並非一手遮天。
漢王趙王實力雄厚,玄帝不能及。
那些個大臣們,是想提前表表忠心。
等漢王以後做皇帝,少不了他們的好處。
點了點頭,武定山又說道:“不久,陛下便要帶領文武百官去皇陵祭奠先帝。”
說到這裡,武定山忽然壓低聲音,小聲問道,“你覺得,漢王趙王會不會有動作?”
雖然這次借祭奠先帝之名,拘漢王趙王入京,變相削弱兩王實力。
但誰也不敢保證,這是不是一次引狼入室。
皇陵在城外,不可控因素太多。
武定山擔心漢王趙王借機發難。
“不好說。”
秦陽麵色凝重,說道:“我會讓錦衣衛這些時日打起十二分精神,調查清楚,漢王趙王若有動作,定有蛛絲馬跡可循。”
“嗯。”
武定山點點頭。
看著武定山這麼操心。
秦陽越來越越佩服當初周皇後選人的目光。
和武家聯姻,絕對是一件無比正確的事。
雖然武定山是一個忠臣,會永遠堅定地站在玄帝身後支持他。
但聯姻之後,這種關係會更加緊密,算是又上了一道保險。
兩人一路閒聊著,很快就把軍營轉了一個遍。
京郊有四大營,武家一營,朱家一營,秦程兩家各一營。
每營兩萬人,共計八萬人!
加上京城的禁軍,共同組成守衛京城的軍事力量。
最後武定山把秦陽帶到騎兵的營區。
要說哪個兵種戰鬥力最強。
這個時代,非騎兵莫屬了。
知道秦陽要選親兵,武定山也不吝嗇,把最好的東西都拿了出來。
秦陽卻搖搖頭,“騎兵我就不選了,我選步卒!”
“為什麼?”
武定山不解。
彆人要來他武家軍挑人。
他肯定把騎兵藏著掖著。
說什麼也不會讓彆人挑走一個騎兵。
正是秦陽來選,他才舍得拿出來。
他實在想不明白,秦陽為什麼放著好東西不挑,而要挑很普遍的步卒。
“爺爺的好意我心領了。”
秦陽望著眼前的騎兵隊伍,說道:“在我大玄,騎兵本就稀缺,這些騎兵,爺爺還是留著吧,給我兩千步卒即可。”
“不用客氣。”
武定山說道:“你心疼爺爺,爺爺很高興,但若你的秦王軍中沒有騎兵,爺爺晚上會睡不著覺。”
知道武定山是真心為自己好,秦陽心中一暖。
但他還是堅持搖頭,說道:“爺爺的好意,我真的心領了,我真的隻要兩千步卒。”
“至於騎兵,我去彆的軍中挑選!”
“咱們爺倆誰跟誰,訓練出一個騎兵不容易,爺爺的騎兵還是自己留著。”
一聽這話,武定山也知道秦陽是為他考慮。
大玄不產優良戰馬,一個騎兵訓練出來,往往需要花費數倍於步卒的精力和錢財。
騎兵,就相當於行走的金山。
秦陽這是舍不得從他這裡帶走騎兵。
可武定山卻堅持要秦陽挑選,他說道:“你在爺爺這裡不挑騎兵,在其他地方,他們可不會讓你挑!”
“你彆看秦程兩位將軍,這些時日,恨不得把自己的孫女也嫁給你,其實他們一個比一個精!”
“他們才不會讓你挑走他們精心培養的騎兵!”
“至於朱家那裡,你就更彆想了。”
秦陽卻道:“我自有辦法從他們手中挑走騎兵,我的本事,爺爺還不知道嗎。”
見秦陽這麼堅持,武定山又說了兩句,還是說不通隻好隨他了。
總之,武家軍的騎兵隨秦陽挑選。
什麼時候來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