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日,天空湛藍如寶石,幾縷輕柔的白雲悠悠飄蕩。
聖子府的書房內。
楊皓白正端坐在書桌前,他身著一襲素淨的白色長袍,袖口繡著淡藍色的雲紋,隨風輕輕飄動。
此刻,他手中正捧著一本古書,眼睛緊緊地盯著書頁,臉上露出苦惱之色。
“火有其性,剛烈而迅猛,熾熱而激昂。其形也,若遊龍舞空,似鳳翥九天,跳躍靈動,變幻無常。燃於山林,則勢若奔雷,摧枯拉朽,百草為之焦,萬木為之焚;燎於原野,則焰如狂濤,洶湧澎湃,千裡赤地,煙塵蔽日……”楊皓白一字一句,聲音低沉而緩慢地讀出來。
他試圖從這些古老而晦澀的文字中悟出火之法則,眉頭緊緊地皺在一起。
如今,楊皓白在化靈境已經修到了頂峰。
下一步就是突破到悟道境。
而要突破到悟道境,必須要悟出一道法則,並且在天地中感應到這道法則的存在。
然後以此調動法則之力,助修煉者突破到悟道境。
然而,領悟法則這一關,就像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把幾乎五分之三以上的化靈境第三階段的修煉者給困住了。
這些修煉者們日夜苦思冥想,四處尋找感悟法則的方法,但大多數人都無功而返。
即便是蘊道詩院的弟子,想要得到天道之靈的助力也必須先作出蘊含法則精華的詩詞。隻有這樣,天道之靈才會顯化詩詞中蘊含的法則幫助其悟道。
在楊皓白的書桌旁邊,已經堆積了大量關於其他法則感悟的書籍。
每一本書他都認真地翻閱過,希望能從中找到一絲靈感。
終於,楊皓白在硬著頭皮把書看完後,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和疲憊。
他猛地把書扔到桌上,發出“砰”的一聲巨響。“這就是異界版文言文嗎?關於火焰有必要講得這麼晦澀難懂嗎?”
他皺著眉頭,嘴裡嘟囔著,臉上滿是不滿。
“火焰本質上不就是一種處於等離子態的物質,是物質在燃燒這種化學反應過程中,向外釋放能量,並推動氣體分子發生電離,形成由帶正電荷的離子和帶負荷的自由態電子相互混合組成的現象嗎?”
楊皓白開始吐槽起來,他的腦海中浮現出前世在地球上所學的科學知識。
在這個仙俠世界裡,人們對於火焰的認知還停留在古老的玄學層麵,而他卻有著與眾不同的見解。
楊皓白又看了一眼書桌上的書籍,然後微微搖頭,心中暗自思索:
自己若是沒有經曆過神域境的突破,沒有那後天鴻蒙紫氣的神奇洗煉從而提升了悟性,單看這書上的文字,那真可謂是對火焰法則一竅不通。
那些文字雖然華麗優美,但卻讓人摸不著頭腦,仿佛在雲霧中行走,找不到方向。
“算了,去悟道碑看一下吧。”
楊皓白無奈地自語道。
他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然後緩緩地走出了書房。
楊皓白離開了聖子府,漫步在詩院那幽靜的小徑上。
陽光透過翠綠竹葉的細密縫隙,如同金色的絲線般灑落在他的身上,形成一片片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金色光斑,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為他繪製的美麗圖案。
一路上,不斷有弟子看到他的身影,紛紛停下腳步,恭敬地向楊皓白打招呼,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尊敬和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