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君並未察覺趙長空話裡的意思。
不假思索的回應道:“詩中含義生動活潑,雖然意境差了一些,但也算得上一首佳作,自然是在誇他。
今日機會難得,你可學習一下,對你往後啟蒙學習會有不少益處。”
趙長空卻連忙搖頭:“還是算了吧,我怕我智商受到侮辱。”
小郎君並沒太在意趙長空的回答。
目光繼續看向台上。
此時,老者的聲音已然響起:“他這首詩描寫的是山林小溪之間的景色,雖有景色互動,體現了幽默風趣,但詞句表達較為粗糙低俗,缺乏意境,隻能算作一般。”
聽聞老者點評,眾人紛紛應和。
張明昌躬身行禮:“學生受教。”
“下一位。”
“我來!”
很快,又一位少年登上高台,自報家門後,喃喃吟誦:
“晨起趕路心歡暢,背包行囊肩上扛。
山間小路彎彎繞,鳥語花香伴我旁。
午時停歇樹蔭下,乾糧清水充饑腸。
傍晚時分抵村落,燈火闌珊遇客商。”
刹那間。
現場再度響起陣陣雷鳴掌聲。
就連台上的老者,也微微點頭,麵露滿意之色:“詩句簡潔押韻,描寫了作者匆忙行路的辛苦曆程,也記錄了他旅途中的經過和人際交往,堪稱大作。”
少年神色激動,對老者躬身行禮:“多謝夫子教誨。”
台下也有不少人對其恭維讚揚。
趙長空徹底懵了。
大作?
確定沒有開玩笑?
他知道這個世界的文學底蘊落後,但他也沒想到竟然會落後到如此地步。
這在他那個時代,這頂多就是小學生六年級的水平吧?
聽著下方那些阿諛奉承的恭維之聲。
趙長空隻感覺耳朵刺癢難受。
又經曆了幾首大作的洗禮,他算是徹底明白,這個世界的文學造詣,就是他看的這種水平。
一首又一首的醬油詩,甚至將趙長空都給聽困了。
“定武侯府趙明易,前來賜教。”
突然,一道熟悉的聲音,讓趙長空渾身一震,瞬間清醒。
來了。
趙長空倒是也想聽聽,這曹慧蘭給趙明易找來了怎樣的詩詞,讓他有如此的底氣。
台下,趙明易並未像其他讀書人一般走向高台。
而是縱身一躍。
一襲青衣,身影瀟灑便立在了高台之上,衝著老者和眾人拱手行禮。
修者?
見狀,不少人露出詫異之色。
一般來說,修者與儒修不同,他們潛心修煉道法,少有人會對這詩詞歌賦感興趣。
他一出場,便引來了全場所有人的目光。
坐在趙長空身旁的小郎君也好奇的看去:“果然是位修者,我倒想聽聽,他能作出什麼詩來。”
趙長空笑而不語,他同樣也很期待。
台上,悠悠傳來趙明易吟誦的聲音:
“此詩名為《山水》,是本人在一次春遊中偶然靈感所創。
山水相依畫裡遊,
雲煙繚繞隱峰頭。
清風拂麵心神爽,
此景何須問去留。”
刹那間。
在趙明易第一句‘山水相依畫裡遊’脫口而出時,原本嘈雜的皓明樓,鴉雀無聲。
第二句詩詞出來。
不少人已然倒吸了一口涼氣,露出了震驚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