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勤王殿下首次拜訪方嬪閣,目的是否單純,他與方嬪娘娘商議後的結果,最終對陸尹有利,而且使他脫離書香閣單純教齊樂讀書的氛圍,可以走進皇宮,進入方嬪娘娘的視野中,讓他多少感到些解脫。
第二日清晨一大早,他在書香閣中簡單吃些食物,便被勤王殿下派來送他進宮的人,用一匹快馬接走了。
他和這人共騎一匹馬,自己坐於他後麵,到達方嬪閣門口時,遇見花公公出來迎陸尹入內,送那人離開,陸尹人至一樓那間最大的書房中,發現方嬪娘娘已坐在桌前,上擺放著厚厚的《通史》一本,旁邊筆墨紙硯皆準備妥當,留下杜鵑四位貼身丫環、花公公及相合,於此屋內不同位置站立伺候,不得馬虎。
“陸先生彆來無恙!快請坐下,我告訴你授課技巧,你好操作自如。”
方嬪娘娘此時已視他為自己人,旁邊桌內擺好幾碟不同種類的糕點,和給兩位準備的茶水,解除他對她信手拈來便利的疑惑,待他如尊貴的客人,不打算難為他。
“娘娘但說無妨,我洗耳恭聽。”
陸尹未發現身邊存在異常,端倪初露,其實喜歡她自作主張,請他來方嬪閣譯《通史》的做法,老是被限製於靜慈庵書香閣裡,除去教書,周圍連個能說得上話的人都沒有,讓他覺得壓抑許久的情緒,終可在麵前的齊國第一美處,得以釋放,還是符合他年輕氣盛的性格。
況且,21歲的特點,比起心有所屬的異性對象,方嬪小他些的年紀,位居四等妃嬪之位,給他賓至如歸的感覺,總有許多話可以當麵說。
“依你的才學,一小時內能譯多少字呢?”
方嬪娘娘問他道。
“少則一萬字,多則兩萬字,參差不齊,不知這種程度,能否為你所接受?”
陸尹回答得很有把握。
“聽你此言,好像對《通史》一書,甚為了解,接納下這般重任,覺得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方嬪認為,急功近利的手段,將他從勤王殿下的掌控中,請到方嬪閣來,拿理解難度很大的《通史》,要求他物以致用,幫她去讀完它,對他可能太過勉強。
他雖廣覽群書,但對於《通史》是否能讀完,昨日勤王殿下緘口不言,沒告訴她陸尹的實力,讓她先引他進方嬪閣後,再考慮他的授課進程。
“幾年前在老家淵潭城內,曾認識不少書友,為我收集來一本仿《通史》的古書,我拿到手後,引典考據,花費三年時間,確實將它從頭到尾看個明白。所以,當前日下午,勤王殿下召見我,與我商議此事時,我已胸有成竹,能夠擔任為你譯它下來的職位,請娘娘放心,我不是那弄虛作假之人,更不擅長插科打諢之術,肯定儘心儘力幫你讀完它。”
陸尹猜出,她在試探他的學識能力,可否經受得住《通史》的考驗,使他的譯文計劃,如期進行下去。言語之間的自信,讓方嬪娘娘放下對他的擔憂,點頭表示讚許。
“先生真學實材,不妄此行,正合我意。如此程度,一天分配給你6個時辰,從早上8點半到11點半,下午1點半到4點半兩個階段,中午帶吃飯和休息的兩個小時,由方嬪閣為你準備精致餐食,餐後你在一樓賓客廳內休息至1點半,進入此書房,開始下午的授課即可。我希望每次你能譯文68萬字,一年時間譯它成功,就算你不負眾望,幫我個大忙。一百兩銀子俸勞,你當日離開前,我會付給你,這點兒你無需擔心。”
方嬪娘娘此時,與皇上交涉過此事,他讚同陸尹馬上進方嬪閣譯《通史》的計劃,並且每月為她出300兩,專給陸先生的俸銀,倒減輕她不少經濟方麵的負擔。
“謝娘娘成全!對我厚愛非常,當立即從它的首頁開始講解。”
陸尹言畢,從桌上取過那本《通史》後,翻到第一頁,準備授課時,被她上前把它翻至一萬字之後的那頁,表示前麵剛讀完,由此頁起教就可以。
事情進展得很順利,待下午4點半時,此《通史》被陸尹翻閱自如,教得方嬪在首次學習的六個小時中,便迅速讀至8萬字之多。
“勞駕陸先生,用今日寶貴的幾個時辰,幫我上了一天課,書內的故事情節,十分吸引人,越讀越有意思,期待一周後在此書房內,仍能繼續它的篇幅。給,這是你的一百兩酬勞,請先生裝好它。”
方嬪娘娘第一次體會到,陸尹教書的熟練,和通俗易懂的方法,很是滿意他的成績。她從腰帶內,取出兩錠50兩銀子,放在他手裡,表示欣慰不已。
他沒有讓她感覺失望,以此助長出,她下周接著任用他譯《通史》的想法,與勤王殿下昨天的約定,並未超出它的界限。
既然陸尹先生能用,而且相當好用,那麼方嬪娘娘怎會對他有所怨言,感謝勤王殿下給她這種機會的同時,尤其看重陸尹的人品及才能,哪肯對他放手,想一直用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