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吐蕃這片廣袤而古老的高原大地之上,往昔的輝煌宛如褪色的畫卷,已然被無儘的紛爭徹底掩蓋。如今,內部各方勢力恰似凶猛惡狼,為了權力與領土,相互傾軋、廝殺,整個國家深陷混亂泥沼,實質已在分裂邊緣搖搖欲墜。
大唐皇宮的禦書房內,氣氛凝重得仿若實質,似一張無形的大網,緊緊籠罩著室內眾人。李承乾身著明黃龍袍,神色冷峻如冰,目光死死釘在桌案上那份關於吐蕃局勢的密報之上。於誌寧靜立一旁,身著深青色朝服,眉頭微微蹙起,眼神中閃爍著睿智與思索的光芒。
李承乾緩緩抬起頭,目光落在於誌寧身上,聲音低沉卻蘊含著不容置疑的力量:“於愛卿,當下吐蕃局勢雖亂,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仍具備一定實力。朕反複思忖,你之前所提的離間之計,或許能成為破局關鍵,進一步從內部瓦解吐蕃。”
於誌寧趕忙拱手行禮,態度恭敬而誠懇:“陛下聖明。吐蕃內部權力鬥爭本就激烈,君臣之間猜忌的種子早已埋下。若能巧妙運用離間計,定可讓這猜忌的火焰呈燎原之勢,加劇他們的矛盾,使其自相殘殺,如此便能為我大唐創造千載難逢的良機。”
李承乾微微點頭,眼神中閃過一抹決然:“好,此事便交由不良人第三小分隊去執行。務必讓吐蕃君臣之間的猜忌,如熊熊烈火般燃燒得更為猛烈,將他們的內部徹底攪亂。”
與此同時,在吐蕃王宮內,讚普端坐在華麗的王座之上,臉色陰沉得如同暴風雨前夕的鉛雲,仿佛隨時都會降下傾盆大雨。近些日子,他聽聞朝中大臣論欽陵勢力不斷膨脹,隱隱有威脅王權的跡象,心中的猜忌與擔憂如野草般瘋狂生長。
論欽陵,這位吐蕃權臣,身著繡有精美花紋的華麗藏袍,腰間佩戴著鑲嵌寶石的佩劍,舉手投足間儘顯尊貴與權勢。此刻,他正於自己的府邸之中,與親信們商議應對當前複雜局勢的策略。
“大人,如今讚普似乎已對您心生猜忌,我們必須早做打算。”一位親信滿臉擔憂地說道。
論欽陵眉頭緊鎖,眼神中閃過一絲憂慮,但旋即便恢複鎮定,冷哼一聲道:“哼,我一心為吐蕃,為讚普鞠躬儘瘁,他竟輕信讒言。不過,我們也不可掉以輕心,需密切留意宮中動向,加強府中的守衛。”
而在暗處,不良人第三小分隊成員墨風,喬裝打扮成一名普通的吐蕃百姓,如同幽靈般穿梭在吐蕃的大街小巷,悄然推進著離間計劃。他巧妙地散布各種謠言,含沙射影地暗示論欽陵意圖謀反,妄圖篡奪讚普之位。
這些謠言如同肆虐的瘟疫,在吐蕃的宮廷與民間迅速蔓延開來。讚普聽聞這些謠言後,心中的疑慮愈發深重,終於下定決心采取行動。
一日,讚普在宮中召集眾臣,鐵青著臉坐在王座上。他目光冷冷掃過下方大臣,在論欽陵身上稍作停留後,寒聲說道:“近日,朕聽聞諸多關於論欽陵大人的傳言,說他意圖謀反,不知諸位愛卿有何看法?”
大臣們麵麵相覷,心中皆明白讚普這是要對論欽陵動手了。為求自保,部分大臣紛紛附和讚普,對論欽陵大加指責,羅列著莫須有的“罪行”。
論欽陵心中大驚,急忙跪地,大聲辯解:“讚普,臣對您忠心耿耿,日月可鑒,絕無謀反之意!這必定是有人蓄意陷害臣!”
讚普冷哼一聲,不屑道:“哼,你還敢狡辯!來人,將論欽陵黨羽儘數拿下!”
刹那間,宮中侍衛如潮水般湧入,將論欽陵的親信們紛紛逮捕。論欽陵憤怒地瞪著讚普,卻又無計可施。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讚普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捕殺行動,論欽陵的兩千餘名黨羽紛紛被捕殺。論欽陵得知此消息後,悲憤交加,深知大勢已去。在絕望的驅使下,他率領殘餘兵力,與讚普的軍隊展開了一場慘烈的戰鬥。
戰場上,硝煙彌漫,遮天蔽日,喊殺聲震得大地都微微顫抖。論欽陵身著戰甲,揮舞著長劍,如猛虎般奮勇殺敵。然而,終究寡不敵眾,他的士兵們一個個倒下,鮮血染紅了大地。最終,論欽陵兵潰自殺,一代權臣就此落幕。
論欽陵的弟弟讚婆,以及他的兒子論弓仁,眼見局勢已無力回天。為了保全性命,同時也看清了讚普的昏庸無道,他們決定舉部投降大唐。
讚婆和論弓仁率領著部下,一路風餐露宿,疲憊不堪地來到大唐邊境。他們身著破舊的戰甲,神色憔悴,但眼神中卻隱隱透著一絲希望的曙光。
“我們終於可以擺脫那混亂不堪的局麵,投奔大唐,或許能尋得一條生路。”讚婆望著遠方,感慨萬千地說道。
論弓仁微微點頭:“父親一生為吐蕃儘忠竭力,卻落得如此悲慘下場。大唐國力強盛,或許能給我們一個安身立命之地。”
當他們投降的消息傳至大唐皇宮時,李承乾麵露微笑,欣然道:“此乃天助我大唐。吐蕃內部自相殘殺,如今又有讚婆和論弓仁來降,其國力必定遭受重創。”
於誌寧拱手說道:“陛下,這正是我大唐出兵的絕佳時機。吐蕃如今已如風中殘燭,搖搖欲滅,我們應趁勢出擊,一舉拿下吐蕃。”
李承乾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仿佛已然看到大唐軍隊在吐蕃土地上縱橫馳騁、所向披靡的壯闊場景:“好,傳朕旨意,命蘇定方等將領即刻做好準備,出兵吐蕃!”
此時,在吐蕃的土地上,百姓們望著滿目瘡痍的家園,心中被絕望和痛苦填滿。國家的分裂讓他們失去了安寧祥和的生活,而即將到來的大唐軍隊,又將給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帶來怎樣的命運,無人能夠預知。但無論如何,吐蕃那曾經輝煌燦爛的曆史,已在這場內部紛爭中逐漸走向終結,而一個新的時代,正伴隨著大唐的鐵蹄,緩緩拉開序幕,如同黎明前的曙光,即將照亮這片古老而又飽受苦難的大地。
在大唐軍隊緊鑼密鼓準備出征之際,朝堂之上對於如何處置吐蕃降將以及戰後吐蕃的治理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喜歡大唐儲君請大家收藏:()大唐儲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