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通將蘇公子安排在城裡的一處彆院後,這才告辭離開。
以往整個郡裡,表麵上的產業歸他管;背地裡一些灰產掌握在王龍手裡。
這一處彆院是他的私人小院,裝修極為豪華。
也是為了討好來自鹹陽的蘇公子,這才舍得貢獻出來。
蘇公子坐在大廳中央主位上,白嫩手掌輕輕摩挲著紫檀木椅的把手,眉頭逐漸皺緊。
她對著站在一旁的中年男子歎氣道:
“章將軍,如今我大秦官吏竟貪腐至此,天下百姓苦矣!”
中年男子麵容微微變化,很快恢複了平靜。
認真道:
“殿下,現如今皇帝陛下龍體欠安,自不暇約束這些貪腐之人。待殿下登上大寶,天下百姓必然可以德享昌榮。”
中年男子這番話,被外人聽了去,那可是要誅九族的大罪。
此刻他敢說出來,也說明了蘇公子的關係密切。
蘇公子神情有些落寞,將手收回到膝蓋上。
語氣沮喪地說道:
“父皇雖立我為太子,卻不認同我以仁德治天下的主張。朝中趙高李斯之流,對十八弟多有偏袒胡亥,秦二世),這大寶之位恐怕......”
“唉!......”蘇公子長長歎了一口氣。
始皇帝主張依法治國,主要核心:以法為本、嚴刑峻法、法不阿貴、明法重刑。
而蘇公子則是主張以仁德治理天下,主要核心是:反對苛法、重視民生、懷柔政策。
他認為,實行嚴刑峻法,百姓負擔沉重。對此有所不滿,也曾多次向秦始皇進諫。
比如焚書坑儒事件,蘇公子曾勸諫說:
“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意識到秦朝長期的大規模工程建設,和繁重的賦稅對百姓生活造成的影響。
蘇公子提出:減輕百姓負擔,讓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發展生產。
在對待邊疆少數民族等問題上,蘇公子主張:
采取較為溫和的懷柔政策,而不是單純依靠武力鎮壓。
然而這一切,隻得到大將軍蒙恬,和右丞相馮去疾的支持。
麵對向胡亥靠攏的人越來越多,蘇公子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
蘇公子其實就是始皇帝的長子,扶蘇。
貼身保護他的,是後世名氣響亮的秦末名將,章邯。
中年男子,也就是章邯。
他語氣冰冷地說道:
“隻要殿下一聲令下,末將願意豁出去這條性命,也要將趙高李斯之流除去。至於胡亥公子,也無不可!”
扶蘇笑容苦澀,搖了搖頭,“此事萬萬不可,本太子若是如此行事,那與他們又有何區彆?”
章邯點了點頭,若有所思。
眼前這位殿下以仁德之名冠絕天下,像這種殺兄弑弟的行為,是萬萬不肯做的。
想明白了這層意思,章邯沒有再勸扶蘇。
“好了,不說這些不開心的事。此次獵殺蛟龍,為父皇煉製丹藥之事,章將軍以為如何?”
章邯想了一會,恭敬地說道:
“今日在大廳中,我觀右側第一人麵相相熟,恐怕是那位楚國後裔,恒楚。”
桓楚,楚國唯一還在世間行走的大宗師。
其他高手,大多數在楚國滅亡時,連同項燕一起覆滅在“蘄南之戰”中。
當時大破楚軍的,正是名將王剪。
如今,楚國雖已覆滅,卻有少股勢力在各處作亂。
想到這些,扶蘇腦袋一陣頭大!
對章邯問道:“章將軍,可有辦法,保證萬無一失?”
章邯搖了搖頭,“我若與他單獨作戰,自然可做到少許壓製。若此時有楚國逆賊作亂,恐怕殿下您就危險了。”
扶蘇點頭認可,此事確實有風險。
始皇帝此刻已經接近油儘燈枯,煉丹之事迫在眉睫。
煉丹必須以蛟龍內丹為藥引,此事萬萬不可出現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