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莫斯科是一片冰雪世界,皚皚白雪鋪天蓋地,將大地裝點得銀裝素裹。然而,這看似美麗的雪景之下,卻是寒冬肆虐帶來的重重危機,給聯軍造成了諸多棘手的麻煩。不過,在這艱難的環境中,來自大明王朝的坦克第一師官兵,身著冬裝,在蘇德戰場的第一線頑強奮戰,堅守著自己的陣地。
在吳三桂的軍營裡,暖爐燒得正旺,橘紅色的火苗跳躍閃爍,將整個營帳映照得暖意融融。吳三桂與彭澤濤將軍正相對而坐,桌上擺放著幾碟小菜,兩人一邊淺酌著美酒,一邊悠然地聊著天。
彭澤濤心中一直藏著個疑問,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吳將軍,以咱大明王朝的雄厚實力,為德軍配發幾十萬套冬裝,想來並非難事。可為何最終隻給了十萬套,致使許多人都未能得到呢?”
吳三桂微微眯起眼睛,臉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緩緩說道:“天威難測啊,彭將軍。我琢磨著,聖上恐怕並不希望德軍真的能順利占領莫斯科。您想啊,倘若德國當真統一了歐洲,那這天下局勢可就大不一樣了,咱大明王朝在其中的地位怕是也會變得尷尬起來。要是德國成了世界霸主,又怎會再將大明王朝放在眼裡呢?”
彭澤濤心中一動,小心翼翼地試探道:“那皇上的意思是……?”
吳三桂輕輕放下酒杯,眼中閃過一絲睿智的光芒,不緊不慢地說道:“這就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啊。等歐洲這潭水被攪得稀爛,打成一鍋粥的時候,聖上便該出手收拾殘局了。到那時,德國說不定就得乖乖淪為大明王朝的小弟,咱們再攜手一起收拾美利堅。”吳三桂老謀深算,對朱由檢的心思似乎早已洞察得一清二楚。
彭澤濤若有所思,又接著問道:“那把這些冬裝僅僅隻分給霍普納、霍特、古德裡安將軍,這其中又有什麼深意呢?”
吳三桂趕忙豎起食指放在唇邊,輕聲說道:“噓!這便是我此次前來的真正目的所在了——拉攏他們三位。至於具體目的嘛,聖上嚴令我務必保密。”
聽到吳三桂如此說,彭澤濤心中明白這已涉及皇家的高度機密,便不敢再繼續追問下去了。
進入11月份,德軍的處境愈發艱難,給養供給嚴重不足,許多部隊連基本的溫飽都難以維持,無奈之下,不得不前往附近的村莊搶奪食物。然而,這種方式也僅僅隻能勉強解決一時的溫飽問題,對於整體的困境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
為了儘快達成“台風行動”的目標,實現占領莫斯科的野心,德軍的三大裝甲集群決定同時發力,向著莫斯科的正麵防線發起了猛烈進攻。吳三桂率部緊密配合古德裡安將軍,一左一右,從圖拉城東麵前行推進。然而,他們剛前進了三十公裡,便遭遇了朱可夫麾下近衛軍防禦部隊如狂風暴雨般的攻擊,前進的步伐不得不被迫停下。雙方隨即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鏖戰,整整持續了三天三夜。戰場上,坦克的轟鳴聲、大炮的怒吼聲交織在一起,硝煙彌漫,火光衝天,雙方的坦克大炮都遭受了極大的損失。
此時,古德裡安將軍的第二裝甲集群,已然曆經多番苦戰,損耗嚴重。剩下的坦克數量不足二百輛,而且大部分都磨損得厲害,許多關鍵零部件都急需更換,整個集群急需進行全麵修整。與此同時,戰士們也都疲憊到了極點,長時間的高強度作戰,讓他們身心俱疲,仿佛緊繃的弓弦,隨時都有斷裂的危險。
吳三桂所率領的坦克第一師同樣麵臨著嚴峻的困境。此時,師裡的坦克數量也已不足四百輛,而且同樣遭遇了燃料緊缺的難題,再加上頻繁作戰導致的嚴重磨損,許多坦克都處於勉強維持的狀態。
在戰場的北翼,霍特將軍和霍普納將軍的部隊也陷入了僵局,他們的進攻勢頭被蘇軍頑強地遏製住,再也難以向前推進分毫。整個戰線就這樣陷入了膠著狀態,而嚴寒的天氣更是讓德軍疲憊不堪,仿佛一隻無形的大手,逐漸抽走了他們的力量。
麵對德軍的攻勢,蘇軍自然不會坐以待斃。此時,蘇軍的第五十集團軍和第十六集團軍抓住時機,發動了小規模的反擊。儘管這些反擊最終被德軍成功擊退,但卻讓德軍深切地感受到了自身力量的虛弱。在蘇軍的反擊中,德軍防線搖搖欲墜,每一次抵擋都顯得愈發艱難。
此時,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馮·博克元帥以及古德裡安將軍、霍普納將軍,都敏銳地察覺到了局勢的危急,心中不約而同地萌生了退意,認為此時撤軍才是明智之舉。實際上,他們的想法並非沒有道理。對麵的蘇軍經過全麵動員,爆發出了驚人的戰爭潛力。蘇俄方麵又成功武裝了一百多萬人,新編三十多個師,再加上從西伯利亞趕來的精銳部隊,此時蘇軍的總規模已然超過兩百萬人。這些蘇軍一旦發動全麵反擊,德軍很可能會被徹底包圍,陷入絕境。
然而,令人無奈的是,在那位小個子統帥的強硬堅持下,德軍統帥部拒絕了後撤的提議。不僅如此,還強硬地命令德軍再次向莫斯科發起進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夜晚,營帳內的氣氛壓抑而沉重。古德裡安將軍憂心忡忡地找到吳三桂將軍,滿臉疲憊與無奈地說道:“吳將軍,現在我手下的士兵們早已毫無鬥誌,一個個疲憊不堪。在這種情況下,還讓他們去進攻莫斯科,這無疑就是讓他們去送死啊。”
吳三桂聽後,也是一臉無奈,歎道:“那又有什麼辦法呢?統帥的命令如山,我們又怎能不聽從呢?”
古德裡安微微搖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懇切,說道:“我是德國軍人,軍令如山,不得不聽。但你們不同,你們是大明王朝的部隊。我真心希望你們不要跟著我們一起去進攻了,保存好實力,作為預備隊。萬一到了最後關頭,也好掩護我第三裝甲集群撤下來。我實在不想讓第三裝甲集群的勇士們全軍覆沒啊,他們都是德國的希望,是德國的未來。”古德裡安言辭懇切,眼中滿是對麾下士兵的擔憂與不舍。
吳三桂聽後,心中不禁動容,點頭說道:“好吧,古德裡安將軍,掩護撤退的任務就放心交給我們好了。您自己也要保重啊。”
12月2日,古德裡安的第二裝甲集群做了最後一次孤注一擲的嘗試,企圖從東麵實施突擊,一舉攻占圖拉,並切斷圖拉至莫斯科的鐵路和公路,從而打開通往莫斯科的關鍵通道。然而,蘇軍在這危急時刻展現出了頑強的戰鬥意誌,迅速組織起了強有力的反突擊。在激烈的交鋒中,蘇軍成功合圍了古德裡安坦克第4師的一部,德軍損失坦克36輛。經此一役,古德裡安再也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攻擊,無奈之下,隻能下令部隊全麵轉入防禦。
與此同時,蘇軍的全麵反擊正式拉開帷幕。兩百萬人的大部隊如排山倒海般全麵壓上,戰鬥的激烈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在圖拉城北麵,德軍第五十三摩托化步兵師的一個團,憑借著勇猛無畏的戰鬥精神,在一天之內就殲滅了蘇軍1000人,由此可見戰鬥的殘酷程度。戰場上,鮮血染紅了雪地,雙方的士兵都在為了各自的目標拚死廝殺。
此時的第三裝甲集群,已然陷入了絕境。他們不僅彈儘糧絕,而且許多機械裝備都耗儘了燃油,無法再繼續作戰。在這種情況下,古德裡安將軍無奈地下令拋棄重武器和大量的汽車。為了不讓這些裝備落入蘇軍之手,德軍忍痛選擇了炸毀它們。伴隨著一聲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火光衝天,這些武器裝備瞬間化為廢鐵。
12月9日,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博克元帥果斷下令德軍全麵撤退。然而,僅僅兩天之後,撤退命令便被那位小個子統帥撤銷。
在這難得的兩天之中,吳三桂當機立斷,率領坦克第一師剩下的四百輛坦克,承擔起了掩護古德裡安部隊撤退的重任。幸運的是,坦克第一師由於沒有參加最後一次進攻的戰鬥,還保留了部分燃油,這使得他們能夠持續地對蘇軍進行機動性作戰,保持穩定的火力輸出。
坦克第一師如同一道堅固的屏障,緊緊跟在古德裡安部隊的後麵,對追擊的蘇軍予以了沉重的打擊。他們連續打退了對方第十三裝甲軍和第七坦克旅的猛烈進攻,在激烈的交火中,殲滅了對方近200輛坦克。然而,坦克第一師自身也承受了不小的傷亡,許多英勇的戰士倒在了這片冰天雪地之中。
兩天之內,古德裡安將軍和吳三桂率領部隊艱難地後撤了一百多公裡,終於暫時站穩了腳跟。但令人痛心的是,仍有很多步兵未能及時撤下來,被蘇軍包圍的人數多達兩萬多人。
與此同時,霍特的第三裝甲集群和霍普納的第四裝甲集群也紛紛開始後撤。然而,和博克元帥的遭遇一樣,兩天之後,撤退命令同樣被小個子統帥取消。不僅如此,博克元帥和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元帥都因此被免職,失去了指揮權。
幸好德國陸軍在之前主動選擇了後撤,縮小了補給距離,使得部隊的戰鬥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強。再加上吳三桂率領坦克第一師在後麵拚命阻擊蘇軍,為德軍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德軍這才得以構築起了一道相對穩固的防線。
這次撤退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住了德軍的有生力量,但卻徹底激怒了那位高貴的統帥。於是,古德裡安和霍普納將軍因“違抗”命令被免職,隻有始終忠誠執行命令的霍特將軍得以幸免,繼續留在了指揮崗位上。這場發生在莫斯科城下的殘酷戰役,就這樣在嚴寒與戰火中,深刻地改變了蘇德戰場的局勢,也讓無數人的命運因此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喜歡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請大家收藏:()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