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巴庫油田升起熊熊的大火,庫爾班和舍爾納將軍帶著部隊早已經離開了此地,退入車臣人的控製區。
麵對蘇軍的追擊,車臣人勇敢的肩負起狙擊的任務,這讓庫爾班感動不已。隻要真心付出就有回報。良好的民族政策和統戰措施才是拉攏少數民族的法寶。
庫爾班擔心大部隊撤離之後,車臣人被約瑟夫報複,特意說服舍爾納將軍把用不到的武器裝備留給車臣人,以壯大車臣戰士的實力。
正是庫爾班的努力,獲得了車臣人和印古什人的友誼,他們心甘情願的狙擊蘇俄軍隊,給a集團軍撤離創造了極佳的機會。
當整個a集團軍群完整的撤出高加索山區,傷亡不足兩萬人。因此庫爾班和李斯特將軍受到德軍統帥部的嘉獎,庫爾班少將因此獲得一枚騎士十字勳章。
不過這一切可苦了車臣人,日後車臣人被蘇軍瘋狂報複,卡圖耶夫不得不帶領族人在叢山峻嶺之中與這些人進行周旋。
完成任務的第二坦克旅,被撤到了羅斯托夫,重新回到第一坦克師的編製。
至此第一坦克師徹底完成本次作戰的使命。
相比林虎帶出來的兩萬裝甲兵來說,庫爾班的功勞也不可小覷。畢竟這場世界大戰打的就是資源,此時的德軍石油儲備僅僅隻有80萬噸,加上大明王朝馳援的50萬噸石油,也不過是130萬噸。
如今,戰爭已然進入第三個年頭,德國若想勉強維持戰爭,就算處處精打細算、省吃儉用,一年最少也需要消耗1000萬噸石油。而反觀對方的俄國,其石油產量高達2700多萬噸,僅從石油資源上看,俄國憑借這一巨大優勢,足以對德國形成長期的消耗之勢。所以,炸毀巴庫油田就顯得尤為必要。巴庫油田被炸後,蘇俄的石油產量驟降至700萬噸,與德國相比,其優勢便不再如先前那般顯著。
倘若美利堅不再給蘇俄提供物資支援,德軍在精心規劃、合理調配資源的情況下,與蘇軍還是具備一戰之力的。
然而,此時的元首,因長期沉浸於戰爭的壓力與狂熱之中,已然磕藥磕到精神有些不太正常。對於炸毀巴庫油田這一決策,他表現出了極大的不滿。
“聽說是朱大哥讓庫爾班慫恿李斯特將軍砸掉巴庫油田的?難道陛下不知道巴庫油田對德國的重要嗎?失去了石油,我們的戰爭將無法持續,這麼簡單的道理你難道不懂嗎?”元首的不滿已經體現在情緒上,已經無法掩飾了。
“我懂,而且比你懂得更多,這些油井對於約瑟夫來說可能更重要。隻要這些油井能夠存在,約瑟夫就有打敗你的可能,所以我有必要毀掉他們。”朱由檢冷笑一聲,對元首的戰爭經濟學表示不屑的同時,緩緩來到地圖麵前,用手筆畫了一下巴庫到基輔的距離。
“你看,毀掉油田有時候比奪取油田更加重要。基輔距離巴庫油田將近1900公裡,而德國邊境離巴庫則更為遙遠。就算我們僥幸能夠占領巴庫油田,如此漫長的距離,我們又怎有十足的把握守住它呢?更何況,蘇軍必定也深知巴庫油田的重要性,他們也絕不會輕易讓我們得到油田,必然會在撤離前對油井進行破壞,李斯特將軍已經證實這一點,蘇軍確實已經將油井破壞得千瘡百孔。為了守住這片產出有限且難以掌控的油田,我們不得不耗費a集團軍群20多萬人的兵力,駐守在漫長的高加索防線,而這20萬軍人原本可以用在更重要的地方。如此一來,投入與產出嚴重失衡,實在是不明智之舉,無法出產石油的油田,對我們來說實則一文不值,根本不值得我們在上麵浪費精力。因此,我才果斷讓庫爾班執行炸毀油田的命令,毀掉蘇軍2000萬噸的石油產能。這樣一來,德國的石油儲備和俄國的石油產量差距就不是很大了。你與約瑟夫之間就能夠擁有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機會。這下,你總該明白我的良苦用心了吧。”
朱由檢的這一番話,猶如一聲驚雷,瞬間驚醒了陷入偏執的元首。他那原本狂熱而混亂的眼神逐漸恢複了清明與冷靜,開始重新審視這一決策背後的深遠意義。
喜歡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請大家收藏:()穿越成崇禎,重建大明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