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拖拉機聲音太大,晚上啟動的時候被社員聽見。
江淮回來後,直接把拖拉機停在了村外,隻拎著搖把子回家。
現在每家都缺棉花,馬大寶為還沒對象的謝建國和未出生的孩子考慮,他們也不能扔下大房不管,謝大山家還有一個大丫,到了年紀。
臨出發前,謝老太把孩子分好工。
三丫跟馬大寶一起。謝建軍和謝建黨哥倆,為大房拾棉花。
謝老太為謝大樹,而江淮和謝昭昭,他倆炕上褥子還沒有呢,江淮更是冬天的被子都沒有,隻能顧著自己。
晚上就著那月光,一家人悄悄的溜出大隊。
李謝大隊離農場三十來裡,幸好棉花田附近沒有人家,江淮可以直接把拖拉機開過去。
到的時候已經有人在交錢,看到拖拉機,收錢的人呆呆地張大嘴,見過各種各樣方式過來的,開拖拉機的還是第一次見。
江淮走上前去交錢,一開始還想當做一家人蒙混過去,到了跟前才發現,那裡有個牌子,上麵寫著“一家最多兩人。”
江淮:......
“大叔,您看三十行不行?”江淮指指謝昭昭她們,“我們來的大多數都是孩子,拾棉花也拾不了多少,那兩個丫頭,今年剛八歲。”
大叔點點頭,確實小孩子多些,接過三十塊錢,“進去吧。”
進去的人家,每家都有無言的默契,互相之間都隔了一段距離。
這片棉花地大約200多畝,是謝昭昭來了以後見過的最大的棉花地。棉花已經幾乎全部成熟了,一朵朵雪白的棉花努力地掙開棉殼,將雪白的麵孔展現在了他們麵前。
晚上拾棉花唯一的好處可能是濕氣重,棉花葉子不會輕易沾在棉花上。
謝老太給大家做了安排:“一人占兩行,棉花拾乾淨,不要沾碎葉,不要偷懶。”
大家都知道棉花的重要性,認真的點點頭。
謝昭昭腰上綁著一個口袋,用來裝棉花,棉花高度的問題,大人隻能彎腰采摘,謝昭昭不用。她還是矮子。
“開的最大的最好摘。”謝昭昭兩隻小手同時行動,專摘,笑開了花的,用手捏著棉殼,不用使勁,很輕鬆便將棉花全部從殼裡拽出來。
“奶,哥,哎,你們怎麼摘的這麼快?”謝建黨著急道,他是第一次摘棉花,動作顯得很笨拙。
三丫正站在他旁邊,聽見他說,立刻道:“笨呀,這樣。”
謝建黨隻見她的手輕輕一捏棉花瓣,再輕輕一提,棉花就全部起來了,然後三丫在空中甩掉葉子,攥進手心,再摘下一瓣,一朵棉花四瓣很快就摘完,扔進口袋。
馬大寶看不過去:“瞎顯唄,建黨你彆看她的,一瓣瓣拾也快不到哪去,要這樣捏四瓣棉花。一摘一整朵。”
“你也彆亂教他們。”謝老太說道:“你們三嬸的辦法是快,但是你們剛學不熟,深淺掌握不好,容易被棉殼紮到手。而且小孩手小,一把不容易抓乾淨。
你們怎麼順手怎麼摘。”
謝昭昭他們一開始還行,摘了一會兒腰間的棉花變多,大大的口袋直往地上墜,走起來像極了挺著肚子行動不便的孕婦。
沒辦法隻能讓江淮去車上倒掉。
除了倒棉花的時候,一晚上她們抓緊時間,一刻也不敢停。
摘彆人家的東西就是有這種緊迫感。
四點回家的時候,大家對一晚上的收獲很是滿意。
她們趕緊上車回家,再晚回去,就得和隊裡起得早的人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