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繼能聽聞此言,頓時怒不可遏,他怒喝道:“好個狂妄之徒,竟敢破我之術!”說罷,他轉身又衝入戰場,與那五人再次廝殺起來。
隻見高繼能在五人圍攻之下,左突右衝,奮力抵抗,但終究寡不敵眾,漸漸處於下風。此時,黃飛虎看準時機,一條長槍如蛟龍出海般裹住了高繼能,令其難以脫身。
正在營中的孔宣見狀,忙問掠陣官:“高將軍與何人對陣?”軍政司稟報:“與五員大將殺在垓心。”孔宣聞聽,急忙起身,前往營門掠陣。
到得營門,孔宣定睛觀瞧,隻見高繼能的槍法已漸露破綻,眼見就要不敵。他正待拍馬出營助戰,卻見高繼能早被黃飛虎一槍刺中脅下,翻身落馬,首級也被梟下。
孔宣見狀,心中一驚,正欲擊鼓回營,忽聽得身後傳來一聲怒喝:“匹夫,休走!待吾來也!”孔宣回頭一看,隻見那五員大將如旋風般疾馳而來。
黃飛虎見孔宣前來,大罵道:“孔宣,你這不知天時的匹夫!”孔宣卻不以為意,嘴角泛起一絲冷笑,道:“我才不屑與你這等草木之輩多費口舌。你且莫走,放馬過來吧!”說罷,他把手中大刀一揮,直取文聘。
崇黑虎見狀,連忙舉起雙斧,如車輪般砍來,與孔宣展開一場激烈的交鋒。一時間,刀光斧影交錯,殺聲震天。
孔宣見這五員將兵器來得甚是凶猛,若再不下手,恐怕反被他們所算計。於是,他把背後五道光華猛然往下一撒,瞬間,那五員戰將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動彈不得,緊接著便如煙霧般消散得無影無蹤。
隻剩下五匹空馬,緩緩地回到了營中。子牙正在營帳中端坐,忽見探事官來報:“五將被孔宣華光撒去,請令定奪。”
子牙大驚失色,失聲道:“雖然斬殺了高繼能,但我方卻又損失了五員大將!暫且按兵不動,從長計議。”
且說孔宣進入營帳,將神光一抖,隻見那被擒的五員大將如落葉般跌下,依舊昏迷不醒。
孔宣吩咐左右將他們監押在後營,然後環顧四周,發現左右竟然沒有一將,隻剩下自己孤身一人。
他也並不急於請戰,隻是穩穩地守住咽喉要道,周兵被他這一阻,如何過得去呢?
話說子牙正在營帳中,忽見頭運糧草官楊戩至轅門下馬,心中不禁一驚,暗想:“這時候他怎會還在此處?”
軍政官趕忙將楊戩到來之事稟報給子牙。子牙傳令,命楊戩上帳。楊戩上得帳來,參拜三次後,稟報道:“末將負責催運糧草,三千五百石糧草已按時運到,並未延誤限期,請元帥定奪。”
子牙聞言,點頭道:“督糧有功,當得為國效力。”楊戩謝過。
子牙又將黃天祿戰死以及眾多將領被擒之事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
楊戩聞聽黃天祿已死,心中悲痛,怒道:“明日元帥可親臨陣前,待弟子看看那孔宣究竟是何等妖邪作祟,也好設法降他。”
子牙覺得此計甚妙,點頭道:“如此甚好。”
楊戩下得帳來,迎麵撞見南宮適和蘇全忠。二人見了楊戩,忙上前道:“孔宣那廝好生厲害,連拿黃飛虎、洪錦、哪吒、韋護等人,至今下落不明。”
楊戩聽後,眉頭微皺,沉聲道:“我有照妖鑒在此,本應送上終南山去,卻因諸多事務纏身,一直未能成行。”
次日清晨,元帥將召集眾兵,屆時真相自會大白。次日,薑子牙率領眾多門人出營,前來與孔宣會麵。孔宣的巡邏軍隊發現後,立即向中軍報告。孔宣得知消息後,親自出馬,與薑子牙再次會麵。
孔宣對薑子牙說道:“你們這些人無緣無故地造反,編造謠言,蠱惑天下諸侯,妄自動用武力,企圖在孟津會合天下的叛軍。我並不想與你們廝殺,我隻是要阻止你們通過這裡,看看你們如何能夠成功會合。等你們的糧草耗儘,我再將你們擒拿也不遲。”
就在這時,楊戩站在旗門下,手持照妖鑒,對著孔宣照去。鏡子裡呈現出的景象,就像是一塊五彩斑斕的瑪瑙,不停地滾動著。楊戩暗自思忖,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孔宣注意到楊戩用照妖鑒照他,不禁笑了起來,說道:“楊戩,你把照妖鑒拿到近前來照,遠遠地照恐怕看不清楚。大丈夫做事應當光明磊落,不可在暗地裡搞小動作。我就讓你照個清楚。”
楊戩被孔宣這麼一說,便催動戰馬,來到軍前,舉起照妖鑒,再次照向孔宣。然而,結果依舊和之前一樣,什麼都沒有照出來。楊戩有些遲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孔宣見楊戩一言不發,隻是不停地照著,心中頓時大怒。他縱馬搖刀,徑直衝向楊戩,手中的三尖刀急速揮舞,與楊戩的兵器相交。一時間,刀光劍影,兩匹戰馬盤旋交錯,激戰了三十個回合,仍未分出勝負。
楊戩心中暗自納悶,起初用照妖鑒照孔宣時,並沒有看到他的本相。
及至廝殺,卻不見取勝,心中愈發焦躁,忙祭起彈弓,隻見那彈弓在空中如流星般疾馳而來,直奔孔宣而去。孔宣見狀,不慌不忙,待那彈弓將至,突然身形一閃,竟如鬼魅般輕飄飄地落在了神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