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蜀主八劍和吳王六劍
“齊王居然如此陰險?會不會影響伯褒他們。”薛道義臉色一變,急忙問道。
“無妨,這點手段,大家心裡都清楚,也就不知情的會懷疑,秦王肯定心裡有數。”薛孝禮搖搖頭道。
薛玖眉頭一挑,今天真被嚇得不輕,李元吉是齊王,真把自己弄死了,也不可能賠命,最多推一個替死鬼出來就是了,他可能一點損失都沒有。
“明天我們就回村裡,惹不起躲得起,那家夥腦袋就不正常。”薛收說道。
“彆這樣說嘛,人家怎麼也送了你寶刀不是,好家夥,百辟刀啊!真是舍得。”薛道義笑著道。在酒樓待時間長了,他也會耍貧嘴。
薛玖還是決定避避風頭,反正李元吉也活不了兩年,不和一個將死之人一般見識。至於說報複,今天又沒吃多大的虧,也就無從談起。
沒心沒肺!活著不累,躲回村子去,管你如何算計,酒樓這邊不用擔心,來來往往勳貴眾多,李元吉敢親自來鬨事,官司打到朝堂去就是了。
“嗯,回村最好,誰來都不怕。”薛孝禮點點頭道。
“阿翁,我們這一脈,就沒有傳家寶武器之類的東西嗎?”薛玖好奇的問道。
“嗬嗬!怎麼沒有,既然有百辟刀,那麼你可聽說蜀主八劍?”薛孝禮笑著問道。
“沒聽過!”薛玖搖搖頭道。
“蜀主八劍又叫彰武劍,劉備在公元稱帝,年號為章武,這一年他在金牛山采集鐵礦,鑄造了這八把劍。這些劍每把長約三尺六寸,劍柄有彰武二字,他自留一柄,剩下的賜給了諸葛亮、關羽、張飛和趙雲,還有太子劉禪,梁王劉理,魯王劉永,我們家就有魯王那一柄。”薛孝禮講解道。
薛玖覺得,劉備有些小家子氣,兩個兒子封王,就算你不封秦王,也封一個齊楚燕韓趙魏吧,聽著也大氣,結果一個梁王,一個魯王,聽著就是沒有出息的那種。
“原來還有這種好東西!”薛玖笑著道。
“小玖你是有大氣運的人,要是收集到吳王六劍,你就集齊了三國的名刀劍。”薛道義笑著道。
三國的武器,薛玖就記得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畫戟這些,吳王六劍,彰武劍還真沒聽說過。
“吳王六劍是啥?”薛玖問道。
“吳王孫權還在黃武五年,采武昌銅鐵鍛造了大量的劍與刀。這些武器具體包括千口劍和萬口刀,長度為三尺九寸,刀頭方形,使用南銅越炭製造?,其中最好的六柄就叫吳王六劍,?它們分彆叫白虹?,紫電?,辟邪?,流星?,青冥??和百裡??。”薛道義講解道。
“知道誰手裡有嗎?”薛玖好奇的問道。
“誰家有也不會告訴外人啊!”薛道義聳聳肩道。
“時間過去這麼多年,恐怕早已遺失,或是被帶入地下。”薛玖感歎道。
“我也就那麼一說,不必放在心上。”薛道義說道。
“我沒放在心上,不會刻意去尋找,名刀劍隻是因為其主人有名,從而聲名大噪,百煉精鐵打造武器,我們自己就能做到。”薛玖笑著道。
“我們雖然能鍛造百煉精鐵武器,但是比起皇家工匠打造的,還是有不小的差距。”薛孝禮搖搖頭道。
這一點薛玖明白,皇家工匠有特殊的處理技巧技術,打造的武器無論是鋒利,韌性,堅硬這些,都比外麵其他人弄出來的好。
很多工匠,曆朝曆代他們家都在為皇室服務,即便改朝換代,對他們影響也不大,隻要不死於亂世,他們就繼續服務下一任就是了。
李唐進長安,官員換不少,宮裡人也逐漸更換,誰也沒有聽說去把工匠換了的。他們代代相傳,或是父子,或是師徒,那些獨門手藝就傳了下來,所以薛孝禮才感歎,皇家工匠的厲害。幾人閒談了一會,這才散去,各自忙事情。
說動就動,薛玖回家去找李雙雙,讓她們也收拾東西,回村子去避暑。
村裡薛收家的祖屋空著,正好給李雙雙三人居住。
出村做事的人不少,不過村裡比以往更加熱鬨,十裡八鄉都有人在薛家村乾活。
村裡修建了一個作坊在山腳,那裡很陰涼,村裡的婦女正在紡線。
敖家送來了大量的羊毛,已經裝滿了兩個大倉庫,這還是因為今年才試著剃羊毛,所以數量不多,估摸著到明年,數量會翻倍。
織布不著急,不過有空就先紡線,夾雜了蠶絲,麻絲的羊毛線,雖然比較粗,不過粗有粗的好處,可以直接用來織毛衣。
經過摸索,村裡製作了三種型號的羊毛線,最細的織布,中號則來製作被套,大號羊毛線就織毛衣。
薛玖已經知道,棉花在西域,現在叫百疊子,隻不過棉桃不大,產出很低,所以西域運送過來的百疊布價格不便宜。
棉布比麻布柔軟,吸汗性好,而且顏色潔白,價格僅次於絲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薛玖已經請盟友收購棉籽,不過那玩意還得等明年才能種植。
沒有經過改良的植物,很多都比較小,而且籽多,利用起來困難,總體還沒有羊毛好,優點是可以大量種植,適合全民推廣。
粗羊毛線打毛衣,晚上也可以做一會,孕婦老人也能做這事,等到冬天,這一批羊毛能帶來不菲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