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被薛玖說得沒有理由反對,沒好氣的說道:“朕一天忙得腳不沾地,你還添麻煩,不怪你怪誰?”
“陛下,朝廷人才濟濟,你一個人,能操心多少?還不如讓他們去做事,你隻需要看結果就成,至於如何去做事,你聽一下不就行了。”
“你知道個屁!”
薛玖癟癟嘴沒有和他爭論,作為一個皇帝,還是新上位的,怎麼可能放心把權力下放。
“陛下叫微臣進宮,不會就是為了訓斥一頓吧?”薛玖問道。
“你與崔家合作,讓他們種植棉花,為何不與朝廷合作?”李世民問道。
“陛下這可是誤會臣了,當初臣與崔家合作,陛下尚且是秦王,這棉花種植,朝廷誰相信呢?
而且這棉花不能吃,普通百姓種植,就會讓家裡糧食收入減少,這可不行。”薛玖解釋道。
棉花沒有在中原推廣開,原因有許多,產量低,去籽難,種植不容易,或者說種植不得法,這都是原因。
不經過精心照料,棉花產量很低,還不如麻,百姓自然不願意種植。
如果說其它都能解決,但是有一點,現在的人還想不到,那就是彈棉花。
薛玖很佩服第一個發明彈棉花的人,沒有彈過的棉花,紡線比絲麻困難,直接填充,保暖效果與蘆花差不了多少。
沒有去籽的棉花,用著咯人,一點點去籽,晾曬,耗費很多人力和精力,得到一堆板結的棉花,這種事情誰願意做?
推廣給百姓,這不是找罵嗎?
薛玖覺得,與崔家合作,讓崔家種植,他這邊建立作坊處理,這才是最好的辦法。
等熟悉的人多了,彈棉花的工匠多了,去籽的器械多了,還有懂得種植的人多了,才能全民推廣。
如今信息閉塞,想要推廣到全國很困難,隻有讓世家見識到好處,由他們領頭,這才容易一些。
“明年可否讓百姓種植?”李世民問道。
薛玖搖搖頭,把事情的難度利弊,詳細的講解了一遍,最後才說道:“由世家種植棉花,百姓用糧食去換,這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等百姓見識到了好處,種植技術已經被大眾所知,這時候百姓種植,才能獲得最大收益。”
“如此一來,豈不是讓世家受益?從百姓那裡賺取大量的糧食。”李世民皺著眉頭道。
“陛下,沒有好處的事情,誰願意去做呢?”
“哼!”李世民不滿的哼了一聲,他也知道薛玖說的是事實,不過世家賺錢,他就不爽。
薛收,陸德明,房玄齡都給薛玖講解過天下大勢,世家關係,以及前朝的一些秘聞趣事。
薛玖是後世靈魂,很清楚世家與皇室矛盾,這是權力與利益的衝突,是很難調和的,雙方必須相互妥協,相互試探對方的底線,一次次的交手,一次次的打擊對方。
李世民不滿歸不滿,但他是理智的,看了一眼薛玖說道:“你們薛家這點做得很好,不與百姓爭利,以後要保持下去。”
“陛下放心,薛家從來不會想著收刮百姓,要說賺錢有的是門路,即便不經商,也能養活家族,還能帶著附近百姓,一起過好日子。”薛玖很肯定的說道。
“以後不許再送雞鴨那些東西進宮裡。”李世民揉揉額頭道。現在他都有些怕見到女兒,呼呼啦一群雞狗鵝,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那些動物就是和他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