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那古老的歲月裡,天下還沒統一,各個諸侯國你方唱罷我登場,都想成為這亂世的霸主。這諸侯們啊,不僅在戰場上拚殺,在宮殿建造上也暗暗較勁。那時候的宮殿講究“前朝後寢”,前麵是處理國家大事的朝堂,後麵是供王室成員居住生活的地方,這一前一後,可藏著不少故事呢。
在陳國,有個叫陳郢的都城,那兒的宮殿恢宏大氣,彰顯著陳國的威嚴。陳國的國君陳桓公,每天都在前朝的朝堂上,和大臣們商議著國家大事。這朝堂啊,就是個權力的漩渦,大臣們為了各自的利益,爭論得麵紅耳赤是常有的事兒。
有一天,陳國邊境傳來消息,說鄰國蔡國在邊境屯兵,似乎有進犯之意。陳桓公一聽,眉頭緊皺,趕緊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
“各位愛卿,蔡國此舉意圖不明,我們該如何應對?”陳桓公坐在王座上,一臉嚴肅地問道。
一個大臣站出來說:“大王,蔡國向來不老實,這次恐怕來者不善。咱們應立刻調兵遣將,加強邊境防禦。”
另一個大臣卻反駁道:“大王,不可貿然行動。萬一蔡國並無進犯之意,咱們此舉豈不是會挑起事端?不如先派使者去蔡國,探探他們的口風。”
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就在這時,有個叫季友的年輕大臣站了出來,他平日裡就聰明過人,很有主見。
“大王,微臣覺得,咱們不妨雙管齊下。一方麵派使者去蔡國,以和談之名,探清他們的虛實;另一方麵,暗中調兵遣將,做好防禦準備。若蔡國真有進犯之意,咱們也能有備無患。”季友說道。
陳桓公聽了,覺得季友說得有理,便采納了他的建議。很快,使者被派往蔡國,同時,陳國的軍隊也開始秘密調動。
這使者到了蔡國,見到了蔡國國君蔡宣侯。蔡宣侯見到使者,假裝熱情地招待,但對邊境屯兵之事卻含糊其辭。使者心中明白,蔡國肯定有鬼。
回到陳國後,使者把情況詳細地告訴了陳桓公。陳桓公一聽,下令軍隊進入戒備狀態。果不其然,沒過多久,蔡國就發動了進攻。但由於陳國早有準備,蔡國的軍隊沒能占到便宜,灰溜溜地退了回去。
前朝這邊忙著應對戰事,後寢裡也不平靜。陳國的王後,那可是個厲害角色,她掌管著後宮的大小事務,把後宮治理得井井有條。但後宮裡的女人們,為了爭寵,明爭暗鬥從來沒停過。
王後有個得力助手,叫翠兒,是她的陪嫁丫鬟,從小就跟在王後身邊,對王後忠心耿耿。有一天,翠兒在後宮的花園裡聽到幾個宮女在小聲議論。
“你知道嗎?最近那個新來的麗姬,可把大王迷得神魂顛倒的。王後的地位恐怕要不穩了。”一個宮女說道。
另一個宮女趕緊捂住她的嘴:“你小聲點,這話要是被王後聽到了,可有你好受的。”
翠兒聽了,心裡一緊,趕緊把這事兒告訴了王後。王後聽了,臉色一沉:“哼,這個麗姬,我倒要看看她有什麼本事。”
這麗姬啊,長得那叫一個漂亮,還特彆會討陳桓公的歡心。她知道王後在後宮的勢力很大,就想著先拉攏一些宮女太監,為自己造勢。
有一次,王後生病臥床,陳桓公去看望王後。麗姬得知後,也帶著自己親手做的點心,裝作不知情的樣子去探望。
“王後娘娘,聽說您身體不適,臣妾特地做了些點心,給娘娘嘗嘗。”麗姬一臉關切地說道。
王後看著麗姬,心中冷笑,但還是客氣地說:“多謝妹妹費心了。隻是本宮現在沒什麼胃口。”
麗姬也不生氣,笑著說:“娘娘若是不喜歡,那臣妾就先放著。娘娘好好休息,希望娘娘早日康複。”說完,麗姬就離開了。
等麗姬走後,翠兒忍不住說:“娘娘,這麗姬一看就不懷好意,您可不能掉以輕心啊。”
王後點點頭說:“我心裡有數。她想爭寵,可沒那麼容易。”
過了幾天,後宮裡傳出消息,說麗姬的住處鬨鬼,晚上經常能聽到奇怪的聲音。麗姬嚇得不行,趕緊找陳桓公哭訴。陳桓公一聽,派人去調查。
調查的人回來說,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但麗姬卻一口咬定是有鬼,還說可能是後宮不乾淨。王後聽到這個消息,心中暗喜,她覺得這是個打壓麗姬的好機會。
王後找到陳桓公,一臉擔憂地說:“大王,後宮鬨鬼之事,恐怕會影響王室的氣運。臣妾覺得,應該請個法師來宮裡做法,驅驅邪。”
陳桓公聽了,覺得有道理,就答應了。王後請來了一位法師,法師在宮裡到處做法,最後說麗姬的住處風水不好,需要重新布置。王後趁機讓人把麗姬的住處給整頓了一番,還把麗姬身邊的幾個宮女給調走了,換成了自己的人。
麗姬心裡明白,這肯定是王後在背後搞鬼,但她又不敢發作。從那以後,麗姬在後宮的日子就沒那麼好過了,她也不敢再明目張膽地爭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