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貫府的追魔儒術,是你所創?”
懸鏡司金鏡千戶陳平安,一臉震驚地盯著寧浩,心神大為震動。
什麼是儒術?
意思是大儒所創造的術。
縱觀大禹儒道這麼些年,所有儒術,皆是出自大儒與亞聖以及聖人之手。
還從來沒有過,讀書人能夠自創儒術的。
還是難度極高的追魔儒術。
寧浩沒有否認,點頭道:“是,不過學生此前並不知道會成儒術,學生隻是想解決盯上我的魔修,不想寢食難安。”
“大才!”
陳平安忍不住誇讚道:“本官這一生遇到的讀書人,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但記不住任何一個人,隻有你……讓本官動容,你必將在本官心中有一席之地!”
孫兵眼睛一亮。
頭兒陳平安眼高極高,師從大禹半步武聖兵部尚書洪武,更是懸鏡司曹公的心腹之一。
能夠被陳平安認可的人,那麼有極大的希望,名字可以在這些大人物的耳中出現。
寧浩也沒想到陳平安的反應這麼大,連忙抱拳行禮:“大人謬讚,能入大人法眼,已是學生的萬般榮幸……”
“你是武夫?”
陳平安突然開口問道,眸光閃動,生出幾分愛才之心。
“是武夫,又是讀書人!”
寧浩認為儒武雙修並沒有什麼不好,見陳平安眉頭微挑,便知道這個答案讓他不太滿意,接著說道:“讀書人存聖人於心中,修身治世,開天下太平。”
“武夫存武道於心中,力大無窮,拳鎮山河,護佑社稷,文武之道,同出一源。”
“讀書人練武,強健體魄,武夫讀書,知曉聖人理學……”
寧浩認為讀書跟修武都是很好的路子。
讀書不貶低武道。
修武不貶低讀書。
“哦?”
陳平安驚訝地看著寧浩,突然笑道:“自大禹重文輕武以來,在讀書人眼裡,武夫從來都是粗鄙和莽夫的代名詞……讀書人自視甚高,瞧不起武夫。”
“而在武夫眼裡,百無一用是書生。”
“像你這般,將文武之道說成同源的,還是本官第一次聽到,但不無道理……”
“讀書修儒,斬妖除魔,是為天下太平。”
“煉體修武,斬妖除魔,同樣是護佑蒼生社稷。”
寧浩靜靜地聽著。
作為南湘府的懸鏡司最高長官,其身份地位實際上要遠高於知府和學政兩位地方主官。
因為陳平安不受兩位主官限製,而他卻能夠監督知府和學政。
“寧學士,我懸鏡司招人極為嚴格,祖上三代要查,但凡有過案底皆不可錄用,且還必須是武夫,但孫兵對你極為推崇,而你也展現出過人的才智,創追魔儒術,乃是魔門克星,本官決定不拘一格降人才,招你為懸鏡司懸鏡人,可願意?”
陳平安原本對寧浩沒有抱太大的希望,純粹是為貫府的追魔儒術而來。
但誰知道,追魔儒術就是寧浩所創。
並且一日之間,就揪出了藏身在應陽縣的魔修旗主以及魔門弟子。
這樣的人才,哪怕是書院和聖院不讓,陳平安也有爭上一爭的心。
寧浩有些猶豫。
進了懸鏡司,那就相當於成了錦衣衛,與科舉入仕相比,這是踏入捷徑。
甚至將來還能走向京城,在朝堂之上聆聽聖言。
寧浩是個穿越者,還從來沒見過皇帝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