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那號稱“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的鳳雛竟親臨,曹操瞬間振奮精神,鞋都來不及換,便快步迎出。
賈詡等三人望見曹操如此激動,心中既感好笑,又有幾分自責——倘若他們能給予更多有效助力,何必讓主公如此激動於龐統的到來?
然而,在這複雜心情之中,三人依舊迅速整理儀態,緊跟曹操步伐而出。
當曹操小步快跑出宅門,眼前出現了一個相貌平凡甚至有些矮小醜陋的男子站在門前!
確認來者正是龐統後,曹操雖感驚訝,但作為一位英雄,自然不會因為外貌而小覷他人。
於是,曹操依然保持著熱忱的表情,快步來到龐統麵前,驚喜交加地說:
“您就是鳳雛龐士元先生吧,我一直翹首期盼您的到來,如今總算如願以償。
有您的加入,我對那寇封小子更加無所畏懼!”
甫一見麵,龐統便被曹操這般的熱情舉止所驚到。
曹操敬重人才誠心實意,然而偶爾的驕傲卻也讓他錯失良機。
比如曆史上張鬆出使曹營,若能善待之,則益州唾手可得,進而統一中國指日可待。
奈何曹操輕視張鬆,最終將這等好機遇送給了劉備。
這次若是換一種選擇,曹操本可以在戰敗周瑜後的赤壁之戰贏得全麵勝利,奠定全國統一的基礎。
龐統心中暗自讚歎曹操能因重視自己連鞋都沒時間穿就衝出門來相迎,身為一國丞相竟如此卑身以禮待客,真是難能可貴。
然而遺憾的是,龐統早有定主,心中不禁有些同情曹操的這份苦心。
整理心情,龐統向曹操施禮:“龐統參見丞相!”
曹操聽到後,並覺察到龐統之前的猶豫,誤以為是自己未穿鞋的行為觸動了他的敬意。
當即用手拍拍腦門,笑盈盈地解釋說:
“實不相瞞,先生來前我正與群臣商討軍事,忽然聽聞先生蒞臨,激動不已以至於行為失措,希望您不要見怪。”
見曹操這般姿態,龐統笑著搖了搖頭:
“您如此尊重才士,令人敬仰,我高興都來不及,哪裡會怪罪呢!不過這裡並不是說話的好地方,丞相不如請我進府細談如何?”
隻因為曹操這樣一個舉動,龐統的稱呼便從‘丞相’轉為了更為親近的‘明公’。
“看來此行定有所成,這樣的一流謀士應該願意投奔自己。
而且既然他來了,必定攜帶著妙策良謀,否則不會有此自信。”
曹操如此思索後,心中喜悅無比,但又責怪自己:
“哎呀,差點疏忽了先生,請快些跟我進入府中吧!”
說到此處,他又轉身對曹仁吩咐道:
“子孝,速準備上等佳肴美酒,我要與先生開懷暢飲!”
曹仁聞言立即行動,隨後曹操便陪同龐統步入襄陽府衙內部。
進入大廳後,早已在座的賈詡、程昱和荀攸三位高參起身行禮,對著龐統齊聲道:
“晚輩程昱或改稱其他兩位的名字),久仰鳳雛先生大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龐統見眾人如此敬意滿滿,亦趕緊還禮。
接下來,曹操特地將龐統安排坐在左邊首位,令其餘三人調整至右邊,彰顯他對龐統的高度信任和尊敬。
在那個崇尚左方的亂世年代裡,這一舉動無疑表達了對龐統能力的最大認可。
在相互打了個招呼之後,大家進入了會議的主題。
曹操帶著些許無奈歎道:
“士元先生,早在許都時我就已聽聞了您與諸葛孔明的名頭,據說得一位便可安定天下。”
“然而那孔明竟選擇了歸順寇封,甚至摧毀了我的十萬兵馬。
為何先生沒有選擇投奔寇封,反而選擇了加入我的隊伍?”
說到曹操這個人,他天生疑心極重。
雖然對龐統頗為欣賞,卻不認為龐統一到自己帳下就會毫無保留地忠心耿耿。
他必須要通過種種測試,才能對龐統的信任度有一個基本的判斷!聽到曹操的話,龐統淡淡一笑:
“明公莫不是因為諸葛亮擊敗了您的大軍,便認為應當將罪責加於我身?”
龐統未等曹操回複,自顧自地道:
“明公未曾聽說‘一山不容二虎’,更何況是龍鳳相爭的局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