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三位將領各自帶領一萬兵士,嚴密封鎖,確保沒有一個人能逃出柴桑。”
“其餘部隊隨我駐紮在柴桑南麵,對柴桑發起猛烈攻擊!”眾將接到命令後各赴其責。
於是,無數投石機從寇封的軍陣推出並開始了石雨襲擊。
寇封的投石機射程遠超城牆上的弓箭,使得孫權隻能被動挨打,完全無法反擊。
巨石砸落柴桑城牆時,這座堅固的堡壘也不由得顫動不已。
“全體將士蹲下,利用城牆掩護自己!都躲好了,不然被石頭砸中九條命也不夠用!”
周泰一聲令下,城牆上的士兵紛紛遵照命令躲避。
而孫權則在眾人護衛下撤回郡守府。
作為江東之主,他絕不容許身處險境。
為了避免萬一,孫權被一眾文臣護送到安全地帶,隨後下令周泰率軍守衛南城牆,黃蓋、淩統、朱桓分守其他三門。
丁奉、朱然、潘璋等人則居中調撥,隨時支援危急戰場。
這樣做確實為守城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當孫權退回郡守府並端坐在江東之主的位置上,心中愈發感到絕望。
現在的困境不僅是因為兵馬不足,之前好不容易請來的援軍也似乎指望不上了。
如此一來,江東的覆滅似乎已成定局,若是沒有外力介入,隻能自歎末路。
此時,殿下的文武百官見到孫權愁容滿麵,魯肅率先開口說道:
“主公,周瑜的軍事才能遠勝我們眾人,聲望亦高於眾將。
倘若他能負責防守柴桑,或許還能支撐一些時日。”
“現在也隻能隨機應變,儘力而為。”
魯肅的話語剛落,孫權的麵色便沉了下來。
其實,他並非不了解周瑜的能力,但之前由於其策略的接連失利而心生不滿。
加上周瑜與孫策是連襟、義兄弟的關係,導致他對周瑜多了一分猜忌。
此時孫權意識到,自己和之前的劉備犯了一個同樣的致命錯誤——連自家基業都難以保全了,還擔心有人會覬覦自己的繼承權,這也許是身為君主最大的心病吧。
古往今來,曆代開國皇帝最後都將功臣謀士逐一清除,無論是劉邦還是朱元璋,無不是出於類似的恐懼,害怕自己的後代無法壓製這些有影響力的重臣,於是賜死他們。
這也便是《水滸傳》中所謂“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的淵源。
想到此處,孫權無奈地歎了口氣,說:“子敬之言甚有道理。
我要親自前往周瑜府邸,請求他的諒解,並且承諾這場戰事之後,不論勝負都不會怪罪於他人。
這一切都是我孫權咎由自取。”
孫權的話音落下後,便起身帶著決然的表情朝著周瑜府走去。
魯肅看著這一幕點了點頭,終於露出了難得的笑容,因為在魯肅眼裡,此刻的孫權才是真正有著雄心壯誌,能夠善用賢才並安定江東的明主。
若孫權能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或可挽回頹勢。
當孫權來到周瑜府外,周府下人連忙恭敬行禮道:
“吳侯大駕光臨,請問您是要見我家老爺嗎?小的馬上前去通報!”
見此情景,孫權展露出一抹笑意,輕聲道:“無需緊張,麻煩你去找你家老爺通報,就說我孫權今日前來賠罪,希望他能給我一麵之緣。”
為了獲得周瑜的理解,孫權暫棄虛榮。
那下人聽完連忙跑回府邸告知此事。
孫權在未獲允許之前始終站在門外,未踏入一步。
半個時辰過去,隻見周瑜麵容憔悴、雙眼深陷,早已失去曾經的風采,在小喬的攙扶下來到了府門外,向孫權躬身行禮道:“周瑜拜見主公!”
見周瑜如此模樣,孫權限時驚惶不已,連忙上前扶住他:“公瑾,你怎麼了?為何這般病痛折磨?”
周瑜微微一笑以回應孫權的關心。
但還不等周瑜開口,一旁那位容貌與大喬有幾分相似的絕美容顏女子搶先說道,聲音中帶著幾分冷意:
“大夫說,周郎因鬱積愁思而生疾,如今已是病入膏肓,懇請主公讓他安心靜養!”
話未說完,小喬已然聲淚俱下。
曾經那個意氣風發的美周郎,因為孫策的早逝和孫權對他的疏離猜忌,竟落得這般田地。
說到底,周瑜是心如死灰,恐怕來日無多了。
聞言,孫權滿麵羞愧。
的確,這一切都怪他。
若是早知今日之局,當初他定不會換帥自誤,致使其英傑陷於生死邊緣!
周瑜卻淒然一笑,輕聲回應:
“主公的心意我明白。
瑜也深知自己時日不多,怕是難為守住柴桑一事儘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