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此春日契機,恰好有人獻上一條據說因仰慕子淵而自行躍上海岸的大鯉魚,他決定在水池邊舉辦一場盛大的篝火盛宴。
挑選數條體型美觀者進貢後宮與朝廷重臣,剩餘則剝皮去骨,置於炭火之上燒烤。雖有建議將鮮魚製成薄片食用,但考慮到淡水魚可能含有寄生蟲的風險,子淵選擇了傳統的炙烤方法以保障健康。
儘管這片水域地處皇宮範圍少有人侵擾,魚類繁多卻很少成為普通家庭餐桌上的佳肴。可能是因魚類蛋白質過高脂肪過低影響體質的原因。
陣陣焦香從火堆間傳來,不遠處脫掉上衣正在和一名格鬥士較量體力的王遠突然覺得腿軟乏力。
趁他精神渙散時,對手迅速上前將其摔倒在地上。這一幕引起了觀戰人群的一陣喝彩。
另一邊,子淵借著火光閱覽來自洛陽的情報。“區區洛陽守備居然暗藏三千餘隱民!”他低聲喃語,“若全國上下大小官員皆如此,該有多少人口被瞞天過海?”
首次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子淵開始反思整個秦國家結構的核心製度是否已出現問題。軍功爵製度原本是激勵人民通過立軍功來提升社會地位,並獲得相應的土地與奴婢作為獎勵。
然而如今這套製度下潛藏的利益驅動力讓越來越多地方官利用職務之便隱瞞實際人口數量。這不僅損害了國家財政收入還加劇了貧富差距。
想到這裡,他不禁懷疑曆史上所說的“百姓困苦於秦律已久”,或許並非全部真相……
良久之後,帶著複雜心情望向夜空星河,子淵似乎捕捉到了些許答案線索...
片刻過後,又轉念深思:秦國滅亡究竟真的是民眾不堪壓迫還是另有其他緣故?
若真存在大規模隱瞞戶籍現象的話,則可解釋為什麼胡亥即位初期天下迅速崩塌。那些所謂的反秦領袖不過是借機複國罷了。真正的草根反抗者如陳勝吳廣最終也沒能掀起持續威脅的大浪。
更讓人費解的是,由犯人組成的刑徒軍團不但沒選擇倒戈反而奮力保衛秦國疆域。
再回憶漢初政策變革曆程才發現,“約法三章”不過是權宜之計並未根本改變賦稅徭役製度,後續仍舊延續並改良了大部分秦製法律條文。
那麼所謂的百姓怨恨苛刻法令究竟是真是假?值得進一步推敲驗證......
確實存在一個普遍的說法:隻有個人會背棄其所處的階層,但沒有階層會主動舍棄自身的利益。
像超人那樣的人物,單從個人角度考量,是一位充滿正義感的英雄;然而如果將視野拓寬到他所代表的整個集團,那麼或許他會成為被眾多反對者所針對的目標。
這樣的情況也適用於李昊。在打擊張三這種階層人物的時候,李昊麵臨著兩難的選擇:
發展奴隸製經濟?擴展土地占有?
哎呀,在李昊擁有的資源麵前,一百個張三疊加起來也不過是他手指間的小角色。
但要是任由這些家族不斷擴大其勢力,吸納更多失去土地的農民成為私人佃農,也許很快就會麵臨因為決策小錯而被集體抵製的情況。
哎,真正了解我處境的人認為我在處理國事上費儘心思,不了解的人還以為我有什麼其他企圖呢……李昊心中長歎著,在現有政治體係下,每一個人都似乎與君主有所矛盾,同時君主想要推動變革,必須依靠這些人來實行政策,所有的消息傳遞也都受限於身邊這些人。
真是太不容易了……
或許蒙文察覺到了李昊的心思,他在仆人的協助下換好衣衫後,一腳將身邊的隨從踹飛數米遠,走到李昊身旁問:"陛下有何煩惱,可否告知微臣?"
李昊看了他一眼,略作沉吟後,把手中的一份機密報告遞給了他。
反正過幾天有關王強因‘壓榨貧困人群’遭到全家處決的消息將會傳播至長安城,所以這封密件並不需要對蒙文隱瞞內容。
"做得好!"蒙文粗略瀏覽一遍後又詳細看了一邊,大加讚賞:
"陛下選擇信任的王強果然出色,就如同您之前所說的,真是令人拍案叫絕的好策略!有了這樣的執法者,天下治理還愁什麼?"
"處死一人就可以使天下安定嗎?"李昊苦笑一聲,話語中透露出疲憊之色:"觀察一處就可推知全體,天下難道隻有一個張三那樣的問題人物?"
“可是又能如何呢,發現了就消滅掉,發現一批就解決一批!”蒙文放下機密文檔,臉上滿是決絕之意。
哼……李昊點頭回應,卻沒有多說什麼,不過在他看來,簡單的暴力手段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理想方法,否則那些曆史上的人為什麼會奔波勞累至最後一刻呢?
他的出發點並不是像古代哲人那樣享受旅途中帶來的閒適愜意。
以秦朝時的交通工具條件,以及皇帝身體狀況,出巡全國肯定是一種極度消耗的經曆!
製度內部出現了問題時,隻治表而未治本的做法是不足以應對長期挑戰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蒙文隨後悄聲說:"根據現行規定,張三家被滅門之後,名下的奴隸將自動恢複平民身份,並且他們的家產會重新分配,這樣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