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紀人劉婧難掩興奮,卻又隱隱透著幾分焦慮,急切問道:
“他有說什麼時候把歌給你嗎?”
段輕許的臉上笑意盈盈,平日裡清冷的聲音此刻也染上了愉悅:
“他說過幾天就給我。”
劉婧聞言,一顆懸著的心落了地。
這位幕後大佬向來言出必行,之前頭一天跟他要東西,承諾第二天給,結果第二天真就按時交付了。
段輕許年後要開啟全國巡演,在此之前還打算發布一張專輯。
要是幾天後能拿到歌,時間上綽綽有餘。
劉婧放下手中的保溫杯,滿臉好奇地追問:
“你和那位大佬見過麵嗎?到底是男是女啊?”
段輕許微微斂眉,搖了搖頭:“沒有。當年我發布《冬日》後,就提出見麵,可他沒答應。”
頓了頓,又接著說,“他說自己還在上學,沒時間。”
劉婧表麵上點了點頭,可內心卻像煮開的鍋,思緒翻湧。
她不禁琢磨,這位大佬年紀輕輕就能寫出那麼多爆款詞曲,才華簡直逆天。
可聽段輕許說他還在上學,那到底是在念什麼學校,學什麼專業呢?
是音樂學院潛心鑽研,還是在綜合院校裡,憑借天賦和熱愛獨自摸索音樂創作?
她又開始擔憂,上學的孩子時間精力本就有限,萬一在創作上遇到瓶頸,或者學業突然繁忙起來,這專輯還能不能按時完成?
畢竟專輯的籌備、宣傳都需要充足的時間,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可能影響到年後的全國巡演。
可大佬之前一直都很靠譜,或許自己是瞎操心了。
劉婧在心裡默默安慰自己,可那隱隱的不安還是像藤蔓一樣,在心底蔓延。
像是一眼看穿了劉婧的心思,段輕許輕聲安撫道:
“彆擔心,他向來言出必行,從來沒出過岔子。”
“棲”對於段輕許而言,是命運轉折的關鍵人物,更是音樂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引路人。
回想起過往,段輕許心裡清楚,如果沒有“棲”,自己的星途絕不會如此順遂。
這些年,段輕許也嘗試過自己創作,或是邀請其他創作者合作,可作品反響都遠不及“棲”的作品。
那些歌曲裡,小火的情況有過,但想要爆火卻難如登天。
甚至有些歌還是靠著之前積累的人氣和口碑,才勉強獲得一點熱度。
不得不說,有些行業就是得有天賦的人來做。
要說段輕許最具代表性的爆火之作,還得是那首《冬日》。
當年,在搖滾盛行的音樂浪潮裡,這首清新質樸的民謠宛如一股清流,以獨特的旋律和真摯的情感,迅速抓住了聽眾的心。
也讓段輕許從一個無人問津的小透明,一躍成為備受矚目的當紅歌手。
在那之後,“棲”為段輕許“量身打造”的一係列作品。
每一首都像是一把把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不僅持續點燃聽眾的熱情,更讓段輕許的事業一路高歌猛進。
憑借這些作品,段輕許的人氣呈指數級增長,斬獲各類音樂獎項,收獲無數粉絲的追捧,
穩穩地站在了華語樂壇的頂端,最終被眾人尊稱為“天王”。
回望過去,段輕許心裡清楚,若沒有“棲”在背後默默支持,自己的音樂之路或許早已中斷。
當年,家裡人一直對他投身音樂行業持反對態度,一心希望他能回歸家族企業,接手公司事務。
在競爭激烈的樂壇,若不是“棲”的作品助力他一次次創造佳績,迅速打響知名度。
按家裡人彼時的態度,自己恐怕早就被迫放棄音樂夢想,回去接手家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