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選題(共&bp;100&bp;題)
1.《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暫行辦法》從(&bp;C.2020&bp;年&bp;1&bp;月&bp;1&bp;日)起開始施&bp;行?
A.2019&bp;年&bp;10&bp;月&bp;1&bp;日
B.2019&bp;年&bp;11&bp;月&bp;30&bp;日
C.2020&bp;年&bp;1&bp;月&bp;1&bp;日
D.2020&bp;年&bp;3&bp;月&bp;1&bp;日
2.2018&bp;年&bp;3&bp;月國務院新一輪機構改革組建了國家市場監督&bp;管理總局,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將&bp;12315、12365、12331、&bp;12358、12330&bp;五條熱線整合為新的熱線平台,實現(A.12315&bp;)一&bp;號對外。
A.12315
B.12365
C.12358
D.12331
3.舉報由被舉報行為發生地的(C.縣&bp;)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bp;部門處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A.省
B.市
C.縣
D.所
4.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在調解中發現涉嫌違反市場監督管理法律、法規、規章線索的,應當自發現之日起&bp;(C.十五&bp;)&bp;個工作日&bp;內予以核查,並按照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A.三十
B.二十
C.十五
D.十
5.舉報人應當提供涉嫌違反市場監督管理法律、法規、規章&bp;的具體線索,對舉報內容的(D.真實性&bp;)負責。
A.規定
B.法律
C.法規
D.真實性
6.舉報人實名舉報的,有處理權限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自作出是否立案決定之日起(&bp;D.五)個工作日內告知舉報人。
A.十五
B.十
C.七
D.五
7.舉報涉嫌違反(A.《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bp;)的行為的,按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bp;總局專項規定執行。專項規定未作規定的,可以參照本辦法執行。
A.《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8.兩個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因處理權限發生爭議的,應當自發生爭議之日起(
C.七&bp;)個工作日內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請共同的上一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指定處理機關。
A.十五
B.十
C.七
D.五
9.調解人員是投訴人或者被投訴人的近親屬或者有其他利&bp;害關係,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投訴的,應當回避。投訴人或者被投&bp;訴人對調解人員提出回避申請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B.中止調解&bp;),&bp;並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
A.繼續調解
B.中止調解
C.回避
D.不予回複
10.具有本辦法規定的處理權限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bp;自收到投訴之日起&bp;(&bp;B.七)個工作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並告知投訴人。
A.五
B.七
C.十
D.十五
11.鼓勵社會公眾對涉嫌違反市場監管法律、&bp;法規、規章的&bp;行為依法進行(
B.社會監督)監督
A.輿論監督
B.社會監督
C.大眾監督
D.紀律監督
12.鼓勵新聞媒體對涉嫌違反市場監管法律、&bp;法規、規章的&bp;行為依法進行(
A.輿論監督)監督。
A.輿論監督
B.社會監督
C.大眾監督
D.紀律監督
13.各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維護管理全國&bp;12315&bp;平台上&bp;的(&bp;C.本級用戶)用戶。
A.上級用戶
B.本級及下級用戶
C.本級用戶
D.下級用戶
14.各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加強&bp;12315&bp;“五進”體係建&bp;設,推進(
D.消費維權服務站)規範有序運行。
A.ODR&bp;單位
B.線下無理由退貨未範店
C.消費者投訴站
D.消費維權服務站
15.投訴舉報人通過全國&bp;12315&bp;平台提交的投訴舉報,&bp;由係統流轉至其選擇的(&bp;C.縣級&bp;)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A.省級
B.市級
C.縣級
D.所級
16.通過其他渠道接收的投訴舉報,應當按照(D.誰接收、誰錄入&bp;)的原則&bp;將信息及時錄入到全國&bp;12315&bp;平台,參照平台流轉方式直接將投訴舉報流轉至有管轄權的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A.統一接收、統一錄入
B.市級接收錄入
C.縣級接收錄入
D.誰接收、誰錄入
17.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和價格監督管理等業務,根據&bp;特定業務類彆流轉至(&bp;A.對應的)管理層級。
A.對應的
B.市級
C.縣級
D.所級
18.各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在處理投訴中發現涉嫌違&bp;反市&bp;場監管法律、法規、規章線索(以下簡稱涉嫌違法線索)的,應當依法進行(D.核查&bp;)。
A.檢查
B.詢問
C.抽查
D.核查
19.對轄區內未按時處理或反饋的投訴舉報,各地市場&bp;監督&bp;管理部門統一接收投訴舉報的工作機構應當通過全國&bp;12315&bp;平&bp;台進行(C.督辦&bp;)。
A.詢問
B.電話通知
C.督辦
D.提調
20.對已經受理的投訴,投訴人主動要求撤回的,投訴&bp;舉報&bp;承辦機構應當(A.終止調解&bp;)決定。
A.終止調解
B.受理
C.不予受理
D.&bp;不予辦理
21.被投訴事項中存在涉嫌違法線索的,投訴的撤回,不影響投訴舉報承辦機構對該線索的(&bp;C.調查處理&bp;)。
A.撤回
B.受理
C.調查處理
D.不予受理
22.對外發布或向其他有關部門提供投訴舉報等信息的,應嚴格報批程序,並按照(C.誰提供,誰負責&bp;)的原則承擔相應責任。
A.誰監管,誰負責
B.誰錄入,誰負責
C.誰提供,誰負責
D.誰辦理,誰負責
23.按照共建共享原則,各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分級維護知識庫相關內容,(C.每季度&bp;)至少維護一次,重大、緊急信息應實時維護。
A.每日
B.每月
C.每季度
D.每年
24.投訴人為兩人以上,基於同一消費者權益爭議投訴同一&bp;經營者的,經投訴人(&bp;A.同意),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按共同投訴&bp;處理。
A.同意
B.授權
C.書麵申請
D.申請
25.對同一消費者權益爭議的投訴,兩個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均有處理權限的,由(&bp;B.先收到投訴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
A.兩個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B.先收到投訴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C.消費者任意選擇一個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D.後收到投訴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26.上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認為有必要的,可以(C.提請&bp;)下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收到的投訴。
A.管轄
B.處理
C.提請
D.報請
27.投訴人或者被投訴人對調解人員提出回避申請的,(C.市場監督管理部門&bp;)&bp;應當中止調解,並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
A.投訴人
B.被投訴人
C.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D.調解人員
28.需要進行檢定、檢驗、檢測、鑒定的,由投訴人和被投訴人協商一致,(&bp;D.共同)委托具備相應條件的技術機構承擔。
A.投訴人
B.被投訴人
C.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指定
D.共同
29.(&bp;C.鼓勵)經營者內部人員依法舉報經營者涉嫌違反市場監&bp;督管理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
A.不提倡
B.不允許
C.鼓勵
D.表揚
30.投訴人與被投訴人對委托承擔檢定、檢驗、檢測、鑒定工作的技術機構或者費用承擔(&bp;D.無法協商一致的),終止調解。
A.由投訴人承擔
B.由被投訴人承擔
C.協商一致的
D.無法協商一致的
31.共同投訴可以由投訴人書麵推選(B.兩名代表&bp;)人進行投訴。
A.一名代表
B.兩名代表
C.三名以上代表
D.全體代表
32.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投訴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權&bp;益受到被投訴人侵害之日起超過(&bp;B.兩年)年的,投訴不予受理。
A.一年
B.兩年
C.三年
D.五年
33.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委托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等單位代為調解。受委托單位在委托範圍內以&bp;(B.委托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bp;)名義進行調解,不得再委托其他組織或者個人。
A.受委托單位
B.委托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C.委托、受委托單位
D.投訴人
34.采取(C.現場調解&bp;)方式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委托單位應當提前告知投訴人和被投訴人調解的時間、地點、調解人員等。
A.電話
B.視頻
C.現場調解
D.書麵
35.投訴人撤回投訴或者雙方自行和解的,(B.終止&bp;)調解。
A.繼續
B.終止
C.自行
D.辦結
36.投訴人或者被投訴人無正當理由不參加調解,或者被投訴人明確拒絕調解的,(&bp;B.終止)調解。
A.繼續
B.終止
C.自行
D.辦結
37.自投訴受理之日起四十五個工作日內投訴人和被投訴人&bp;未能達成調解協議的,(&bp;B.終止調解)。
A.調解延期
B.終止調解
C.自行調解
D.重新調解
38.經現場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製&bp;作調解書,調解書由(&bp;C.投訴人和被投訴人雙方)簽字或者蓋章,並加蓋市場監督管&bp;理部門印章,交投訴人和被投訴人各執一份,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留存一份歸檔。
A.投訴人
B.被投訴人
C.投訴人和被投訴人雙方
D.調解人員
39.經現場調解達成調解協議,未製作調解書的,市場監督&bp;管理部門應當做好(&bp;)備查。&bp;D.調解記錄
A.調解協議
B.調解書
C.告知書
D.調解記錄
40.對消費者權益爭議的調解,經營者(B.不免除&bp;)依法應當承擔的其他法律責任。
A.免除
B.不免除
C.免於
D.不免於
41.舉報人采取非書麵方式進行舉報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bp;工作人員應當(D.記錄&bp;)。
A.現場回複
B.拒絕
C.口述
D.記錄
42.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派出機構在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確定的權限範圍內以(C.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bp;)的名義處理舉報,法律、法規、&bp;規章授權以派出機構名義處理舉報的除外。&bp;C.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A.省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B.市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C.縣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D.所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43.對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和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絡服務&bp;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的舉報,由其(&bp;)&bp;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bp;B.住所地
A.經營者居住地
B.住所地
C.經營者戶口地
D.接受服務者
44.對利用廣播、電影、電視、報紙、期刊、互聯網等大眾&bp;傳播媒介發布違法廣告的舉報,由(&bp;)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bp;A.廣告發布者
A.廣告發布者
B.廣告經營者
C.廣告主
D.廣告所有者
45.對廣告主自行發布違法互聯網廣告的舉報,由(&bp;)所&bp;在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bp;C.廣告主
A.廣告發布者
B.廣告經營者
C.廣告主
D.廣告所有者
46.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bp;)等有關規定處理舉報。&bp;A.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