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華同誌,李華跟我說你正在研究輕型火炮,再有兩天就能進入生產試驗階段?”聶主任一臉嚴肅地問道。
阿三越來越猖狂了,作為一名戰爭中走出來的軍人,他有著敏銳的直覺,兩國的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如今隻能提前做好準備,但由於地勢複雜,重武器很難上去,輕型火炮將是主要的火力。
張建華肯定的回答道道:“沒問題,要是有人幫忙,或許兩天也用不了。”
聶主任點了點頭,表示滿意,接著說道:“好,既然如此,由你擔任組長,進行火炮研製,儘快拿下輕型火炮。”
張建華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是,保證完成任務!”
隨後,聶主任帶走了生產技術資料,將其交給兵工廠進行生產。
而張建華則帶人開始整理輕型火炮的技術資料,做最後攻關。
“這是輕型火炮的相關資料,大家都看看,有什麼想法或者建議都可以提出來。”張建華將資料放在桌上,然後看著其他成員說道。
這些人雖然因為時代的限製,見識相對較少,但他們的技術功底卻非常紮實。
有了張建華提供的資料,大家如獲至寶,紛紛埋頭研究起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當天晚上所有問題全部迎刃而解,然後就是生產試驗。
和前兩次的試驗一樣,這次的輕型火炮同樣表現出色,成功通過了各項測試,進入量產。
輕型火炮問世之後,張建華帶人開始研發其他品類的火炮。
“哎,咱們的材料還是落後於世界強國,若是材料達標,張組長研發的火炮表現絕對遠超現在。”一位火炮專家開口道。
“不說這個,咱們還是加快研發吧,至於材料我相信會有人站出來的。”張建華淡淡的說道。
他之所以這麼說就是相信諸天垂釣係統,經過這些年的垂釣,他已經摸清了係統的尿性。
隻要他吃透了某項技術,那麼就會出現新的技術。
以他的預估,在一眾火炮專家的幫助下,最多三年自己就能吃透這些火炮技術,就會出現新的技術。
在沒有吃透技術之前,垂釣上來的技術或者提高思維能力的東西都是為了當前研發的技術服務的。
而且隨著垂釣次數的增加,釣上來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了,沒準哪天就會釣上來航母技術。
就在張建華緊鑼密鼓的研發火炮之時,另一邊賈張氏終於生下了一個男娃。
隻不過因為她年紀過大,孩子早產,導致先天不足。
賈張氏生下孩子一個多月之後,為了防止被人懷疑,她先把孩子交給秦淮如的嬸子幫忙照顧,自己回到了95號四合院。
按照她和秦淮如的計劃,就說這個孩子是秦淮如嬸子家的孩子,因為家庭困難照顧不過來,想讓易中海家收養。
“淮茹,什麼時候把這個消息告訴王翠蘭?”賈張氏小聲問道。
秦淮茹低聲道:“在等等,過上差不多一個月之後再說,免得您被懷疑。”
“懷疑?誰懷疑了?”賈張氏吃驚的問道。
“許大茂已經打問了您好多次了,似乎想要探聽什麼,我說您傳染病比較嚴重。
他還想要問其他的,我轉移了話題,最近也一直躲著他。”秦淮茹低聲回答道。
“許大茂這個死絕戶,我遲早要他好看。”賈張氏恨恨的說道。
儘管心中憤恨,賈張氏也隻能按捺住對孩子的思念,等待時機。
與此同時,阿三無視警告,悍然對我邊界發動了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