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印條約簽訂不到一小時,就成了當天各國的頭版新聞,各大媒體都對此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
國內也是,剛得到確切消息就立刻進行了報道。
不過國內報道采用的說辭是歸還,不是割讓,那些地方曆史上就是屬於我國的領土。
“不容易啊,終於達成目標了。”陳部長感慨的說道。
“是啊,這一仗打完,咱們的鄰國就會安分不少,邊境最少能安穩十幾年。”張建華開口說道。
“不止如此,這幾天有很多亞非拉的國家要訪問我國,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國家準備和咱們建交。”有人感慨道。
“說到底國家的尊嚴還是在劍鋒之內,要想彆人尊重隻能圖強,咱們絕對不能學民國那幫子軟弱的軍閥。”陳部長想到了當年的民國亂局。
張建華並沒有經曆過那段歲月,隻是在曆史上和老一輩人口中聽過,並沒有陳部長他們那麼深的感觸。
不過他也認同陳部長說的,尊嚴隻在劍鋒之內。
看看後世我國外交官的的發言,你就能感受到一股強烈的民族自信心,這些都是建立在國家實力之上的。
“陳部長,梁社長來了。”正說話間,手下彙報新華社港島分社社長梁社長來找。
雙方問過好之後,梁社長說明了來意。
他準備利用這次機會組織一場酒會,邀請港島各界愛國人士參加,希望陳部長和談判組成員能夠出席。
“這是好事,港島咱們遲早要收回的,和這些有影響力的人交朋友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參加。”陳部長直接答應下來。
見陳部長答應下來之後,梁社長感激過後便告辭離開了,他需要布置酒會現場和核對出席人員。
次日,下午6點。
陳部長帶著張建華一行人準備出現在了酒會上。
由於經費困難,這場酒會看上去非常樸素,來人也不是很多。
在工作人員的告知下,張建華得知有很多人擔心約翰牛的報複,並沒有出現在酒會上。
張建華暗暗記下,隻要自己今後身居高位,今天來參加酒會的又沒有改變初心,他一定給予支持。
當然沒來的他也不惱,畢竟距離國家收回港島還有34年多,一些人擔心約翰牛的報複也是情有可原。
當然這些人不包括李黃瓜這樣的人。
一想到李黃瓜售賣港口給醜國財團,影響華國全球海運貿易,張建華就氣不打一處來。
若是其他華人也就罷了,可他李黃瓜背靠國家賺了多少錢?
如今竟然無視國家利益,做出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
穿越之前他沒辦法,如今來到了這個時代,他一定要和這個孫子碰一碰。
一旦讓他找到機會,一定要將其弄破產,像他那種無國家的資本家,就不應該靠著國家發財。
能參加今天酒會的,基本上都是那些真正愛國者。
很多人當場就提出向國家捐款,不過被陳部長以大家自己也不容易拒絕了。
鑒於眾人盛情難卻,張建華適時出來,提出了一個建議。
“眼下我國的基礎科學和教育和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諸位若真是想幫忙,可以在世界範圍內購買教材等材料送到國內。”
雖說接下來10年是教育界的噩夢,但張建華還是準備提前布局。
最起碼在知識層麵不能讓國家的教育斷檔落後,有了這些教材,最起碼能讓一部分人取得進步,為將來做準備。
對大家來說這就是一件在小不過的事了,當場就答應了下來。
……
酒會結束之後,張建華等人於次日就離開港島。
回到京城之後,陳部長第一時間向上麵詳細彙報了此次談判的情況,以及和港島愛國人士的接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