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兵馬胡同,在中戲北邊,秦家所買的四合院,位於胡同正中,旁邊是多貝子府,位置相當好。
原主打小在這片混,簡直不要太熟。
秦青川步行幾分鐘,來到門前,抬手拍了拍,同時喊了一嗓子。
“爸,媽,我回來了。”
聲音剛落,立馬傳來秦青泉的回應。
“三兒,來了來了。”
不稍片刻,院門被拉開。
秦青泉蜷縮著身體,向後揮了揮手。
“趕緊進來,等你半天了。”
秦青川提溜著行李箱,邁過門檻,輕笑出聲。
“二哥,你可真快。”
“廢話,就在倒坐房抽煙呢,能不快麼?”
秦青泉關上院門,插門栓上鎖,轉回身,撇著嘴,嘟囔一聲。
“你咋這個點,也太晚了吧。”
“昨天工作安排好,今早天不亮就出發,去泉城坐火車,可不就到了這個點,要不然就得在泉城住一晚,我這不是想家了麼。”
秦青泉點著頭,舉著手電筒,往前一照。
“看看這影壁,五福臨門,我老丈人幫忙尋摸的,說是有些年頭了。”
秦青川掃了一眼。
“還不錯,最起碼齊齊整整。”
“那是。”
秦青泉得意一聲,一晃手電筒。
“走走走,邊走邊說,帶你簡單看看,明天周末,你肯定休息,再慢慢欣賞,我和咱爸咱哥,可是沒少花心思。”
繞過影壁,來到前院,南邊是一排倒坐房,西南角是廁所。
穿過垂花門,進入正院。
十字形青石路,串聯正房、東西廂房,和垂花門。
此刻,正房亮著燈,隱隱能聽到說話聲。
靠近正房,左邊石榴樹,右邊歪脖棗樹,樹下分彆有套石桌。
秦青川簡直太喜歡了。
“鬨中取靜,而且又寬敞,真好。”
秦青泉咧著嘴,樂樂嗬嗬一聲。
“那是,可沒少花錢啊,東廂房歸大哥,西廂房歸我,你住正房,咱爸媽在東耳房。”
秦青川不禁皺眉,側目詢問。
“這怎麼能行,正房該歸爸媽啊。”
“彆和我說,咱爸媽的主意,你要想換,自己去溝通。”
話音剛落,秦滿倉夫婦、秦青山夫婦、二嫂王熙鳳、唐瑤瑤,烏泱泱湧出來。
楊桂芳照例先開口。
“三兒,你這臭小子,把家當成什麼了,每次都是年底回來。”
說著,小碎步上前,拽著秦青川胳膊,往房間走。
“趕緊進屋,趕了半天路,我去把麵條下鍋,幾分鐘就能吃。”
秦滿倉擺了擺手。
“行了,你少說兩句,去弄飯吧。”
“爸,媽,大哥、大嫂,二嫂,瑤瑤,你們咋都沒睡呢,我不是讓亮子說,讓我二哥等著就行麼?”
“這叫什麼話,合著你二哥我就不用睡覺啊。”
......
閒聊著天,一行人走進屋內。
秦青川環視一圈,連連感慨。
“這布局,講究,那叫一個地道。”
秦滿倉難得咧著嘴,很是得意。
“咱家專門搞裝修,家裡弄不好,傳出去不好聽。”
秦青川真沒說錯。
三間房,正中是客廳,
正前方,牆上掛著教員畫像,靠牆稍矮些,一張長條桌,桌上從東到西,依次是花瓶、座鐘、銅鏡,正是傳統格局:東瓶西鏡鐘聲太平。
往內,當中方桌,左右太師椅,再然後,兩側豎排同樣布置。
總結四個字,古風古韻。
一家人難得相聚,天南海北隨便扯,等秦青川吃完楊桂芳準備的打鹵麵,各自回屋睡覺。
兩個小家夥,秦滿倉夫婦帶去耳房睡覺,把空間留給小兩口。
酣戰過後,秦青川摟著唐瑤瑤,把玩著山峰,溫和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