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平福上過掃盲班,看個文件,也不費勁。
不到十分鐘,搞定。
緩緩抬頭,麵露疑惑,有些不解。
“繼續漚肥,怕是時間不趕趟吧?”
秦青川輕笑,解釋。
“昨晚,看完前幾年工作安排,發現追肥量嚴重不足。往年,大概是灌溉不足,擔心幼苗燒死,可咱們有了水井,當然要精耕細作。”
馬平福若有所思點著頭,又問。
“種子篩選呢,按照你所寫,幾乎是逐粒過一遍,一百五十畝地,需要兩噸左右,要乾到什麼時候,彆再耽誤下種。”
秦青川毫不遲疑,笑嗬嗬詢問。
“五年前,自留種進行篩選,換成公社的,就可以省略麼?難道他們的種子,一定沒問題麼?”
說著,環視一圈,繼續。
“種子夾雜土塊、石子、甚至草籽的危害,您幾位比我清楚,降低發芽率,甚至攜帶蟲卵,更是會引來蟲害。
隊裡,不算老幼,七十多人,分攤下去,也不過每人幾十斤,哪怕再認真,再仔細,最多五六天時間罷了。”
段翠花似是想到什麼,插了句。
“還彆說,最近幾年,幼苗不齊,苗中帶草,可不少見,誰也說不準,是不是種子的問題,提前篩選,我覺得很有必要。”
馬平福沒有反對,繼續追問。
“收集枯草,加大燒荒力度,又是為啥?”
秦青川不禁一愣,麵露不解,暗暗吐槽。
您可是地地道道老農民,問出這麼低級的問題,有些不合適吧?
馬平福見狀,瞬間讀懂,沒好氣白了一眼。
“額知道會改善土壤,也能除草減蟲,可你要求有些過吧?間隔兩天,二次燒荒,有這個必要麼?”
秦青川目光堅定,語氣乾脆。
“僅僅地裡枯草,作用能有多大?既然有好處,乾嘛不徹底點?”
……
足足一上午,秦青川如同論文答辯,說得口乾舌燥,終於散會。
接下來,整個後馬大隊,如同機器上緊發條,快速運轉。
馬建國帶隊,每天趕著驢車,遊走在其他大隊,收購的小雞仔,逐戶下發。
馬平福呢,第二天,獨自一人,步行前去公社。
臨近傍晚,黑著臉回來,隻說了句,兩年時間,養雞不會落實指標。
隨後半個多月,一改往日,以前是哪裡熱鬨去哪裡,現在是整天窩在家裡,或者坐在隊部。
其他村民,繼續漚肥,以及收集枯草,進行兩次燒荒。
二月中旬,梯田犁了過半,種子終於回來。
馬平福沒有讓全員篩選,男人繼續翻地,婦女同誌在家慢慢來。
對此,秦青川頗為認同,相比糙漢子,女人做事更加仔細。
時間緊,任務重,種子篩選完,立馬進行播種,簡直是無縫銜接。
足足一個多月,秦青川天不亮起床,天黑拖著疲憊的身軀,返回知青點。
什麼說笑,打鬨,看書,統統沒有。
基本都是吃完飯,連洗漱都懶得動,直接倒頭就睡。
沒有親身感受,根本不理解農民的辛苦。
翻地最少要十幾公分深,為了趕進度,大部分人隻能拿著鐵鍬,一鏟子一鏟子挖。
而且,會先施基肥,經過發酵,翻地時,味道可想而知。
說句苦不堪言,一點不為過。
隨後,播種、挑水、灌溉、檢查幼苗,如遇到缺苗,進行補種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