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村村委會,院牆不高,左右分彆有石灰標語,‘包產到戶,勤勞致富’,‘計劃生育,人人有責’,隱隱有些褪色。
目光穿過木門,三間平房坐北朝南,角落處有棵老槐樹,此刻蟬鳴陣陣,夾雜著風吹葉搖,演奏著夏日讚歌。
大步邁入,兩側有磚牆宣傳欄,‘夏糧征收通知’,字跡很新,顯然剛貼上去沒多久。
剛才打招呼的壯漢,進門就喊了一嗓子。
“根子叔,縣委秦書記來啦!”
效果相當好,聲音落地幾秒鐘,一位五十多歲中年漢子,小跑出門。
“誰?”
看到秦青川,先是一愣,旋即加快步伐。
“秦書記,您怎麼來了,快請進,外麵太熱,屋裡喝口水。”
“來轉轉,了解了解情況。”
......
進門是會客室,布局簡簡單單,一張木質茶幾,以及勉強算是的木頭沙發。
落座後,嘮了會家常,秦青川笑著詢問。
“老村書,如果縣裡號召,村裡整體發展蔬菜大棚,你覺得村民會同意麼?”
老村書狠狠吸了口煙。
“秦書記,不是同意不同意,而是大家夥沒錢。”
秦青川笑了笑,又問。
“縣裡先墊著,回頭用蔬菜還,既能保障銷路,大家壓力也沒那麼大,可以麼?”
老村書皺著眉,琢磨片刻,不答反問。
“這樣倒是個辦法,得多少錢?”
秦青川在京城,通過計委,搜集資料,可是沒少下功夫,當即解釋。
“總共三種類型,
竹木結構拱棚最便宜,一畝地差不多要三四百塊,這還不算保溫措施;
水泥立柱拱棚,局部配置草簾,使用壽命太短,四五年就得換薄膜,平均要六七百;
土牆單坡溫室,夯土後牆,加厚雙層薄膜,覆蓋草苫保溫,使用年限更長,好好保養,用個八年十年問題不大,每畝一千二三。”
“這麼多?”
老村書驚呼一聲,抿了下嘴唇。
“那個......秦書記,每家每戶弄上幾畝,可就是好幾千的外債,這能行麼?彆幾年後,大家夥沒賺到錢,反而背上饑荒。”
秦青川笑著搖頭,聲音不疾不徐。
“肯定不會,港務集團大麵積建廠,他們總要吃飯,哪怕不圖往縣外銷售,需求量也不小。而且,真要是決定去做,也會找專家指導,能種蔬菜,也能種水果嘛......”
耐心聽後,老村書陷入沉默,良久,似是下定決心。
“俺相信您,俺會好好做思想工作。”
......
又轉了三個村,反饋大差不差,村支書認可,願意去做村民工作。
返回縣委,天色已黑。
一天時間,天氣太熱,沒什麼胃口,這時,秦青川才感覺到餓,打發走梁正和典軍,直奔宋廉明辦公室。
知道秦青川今天回來,宋廉明在辦公室死等著呢。
一見麵,咧著嘴打趣。
“喲喲喲,秦書記過縣不入,直接去村裡考察,不知道對卑職工作,可否滿意?”
秦青川翻了個白眼,沒好氣道。
“少扯淡,不去看看,不去問問,溫室計劃怎麼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