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七日,立秋。
又是一年秋高氣爽。
經過一個多月的認真修煉加上紫氣東來的輔助,小萌寶的《紫霞神功》終於成功“入門”了。
寧中則是在七月二十日就入門了,當時她可是非常豪氣的請整個華山派的人吃了一次席。
因為她隻用了三十三天時間就成功入門了,這是華山派有史以來的最快記錄。
有鑒於此,施宗義經過認真的考慮之後就把自己的“入門”時間定在了八月七日。
這天剛好立秋,關鍵是沒有打破寧小則的記錄。
因為前後算下來就是小萌寶用了三十六天才入門,也就是說比寧小則足足多用了三天的時間。
所以寧小則依然完美的保持著華山派有史以來《紫霞神功》最快入門的記錄。
這事兒應該夠她樂嗬好一陣了。
施宗義為了選擇一個恰到好處的“入門”時間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而真實情況是現在施宗義的丹田空間裡紫霞真氣總數為682縷,已經達到了第二層圓滿境界。
所以說生活之中有的時候也確實需要一些善意的謊言。
因為善意的謊言可以給自己營造一個和睦溫馨的氛圍,而真話說出來有的時候卻會很傷人。
除了《紫霞神功》的巨大進步,施宗義還有一個巨大的收獲就是把華山派的藏書都看完了。
之前施宗義一直沒有特彆重視華山派後堂裡的這些書籍,直到在山下住了一段時間才改變了想法。
在前世的現代社會一般的書籍已經是唾手可得了。
但是院子裡的半個月生活讓施宗義意識到了一件事:在古代社會書籍其實是奢侈品。
鐘沛天天去淘書也沒買到多少本好書,更何況華山派許多藏書還是外麵很難買到的秘本。
所以施宗義就把後堂裡的書都仔細看了一遍,一些比較有用的內容他還認真的做了讀書筆記。
他準備把讀書筆記整理出來裝訂成冊充實到忠義武館的圖書室裡去,這些也算是底蘊的一部分。
一個組織的深厚底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各個方麵點點滴滴逐漸累積起來的。
這一個月的認真閱讀施宗義收獲頗豐,當然他並不是要去參加科舉考試,他隻是想給自己增加一點底氣和內涵。
尤其是其中一些涉及武道基礎和江湖閱曆的書籍,極大的豐富了施宗義的武學底蘊。
他的優勢是對劇情的全麵了解,劣勢是積累太少底蘊單薄練個內功心法都要臨時去學經絡腧穴。
現在不下功夫花時間去夯實基礎,如果以後拿到了絕頂秘笈竟然因為自己的無知而學不會那就太悲催了。
比如《淩波微步》就要以《易經》八八六十四卦為基礎,他對《淩波微步》可是非常有想法的。
不過現在華山派的書籍都已看完,《紫霞神功》也已經“入門”,可以改變一下生活的節奏了。
於是施宗義開始跟著嶽不群和寧中則去逛山洞。
嶽不群和寧中則到了山洞之後就認真的揣摩演練各種劍招,有時候還會一起交流各自的想法加以印證。
施宗義就像是逛街一樣的逛著山洞,因為他現在練不了劍法,隻能從頭到尾一路逛過去先記下來。
並且施宗義也不天天去,他是去一次山洞之後就又隔上幾天才會偶爾再去一次。
因為他趁著現在比較有空,乾脆把那些劍招都用紙張記錄了下來,再裝訂成一本本的劍法秘笈。
小萌寶的房間門窗緊閉。
書桌前的施宗義以紫霞真氣加持右手運筆如飛,唰唰唰的就寫滿一張紙然後接著又開始寫下一張,寫好一本就裝訂成冊。
神情專注,速度飛快,動作精準。
一本本劍法秘笈就這樣在施宗義的手中迅速誕生了,整個過程行雲流水有條不紊就像流水線一樣。
這是一個人的秘笈生產流水線。
並且其中好些秘笈是各門各派的不傳之秘,或者乾脆就是失傳已久的壓箱底的宗門秘技。
還額外多了一套與之對應的完整的破解版本。
不過,用紫霞真氣來加持寫字這樣的事兒整個華山派古往今來大概也就施宗義一個了。
他這也算是把紫霞真氣玩出了一個新的高度。
當然這事兒施宗義是私下裡做的,沒讓任何人知道,並且裝訂好的秘笈也都放進了儲物空間裡。
這個事情他非常非常謹慎。
思過崖山洞裡的情況現在必須嚴格保密,絕對絕對不能透露出去絲毫,否則就是血光之災。
甚至嚴重一點可能演變成江湖浩劫。
如果不是小萌寶的神童人設在華山派早已深入人心,嶽不群也萬萬不敢放心的讓他去山洞亂逛。
儘管有紫霞真氣加持的秘笈生產流水線速度飛快。
前前後後也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施宗義才把石壁劍法全部記錄下來,之後他就不去思過崖山洞了。
而儲物空間裡麵的劍法秘笈也達到了足足五十二本,包含了五嶽劍派的所有劍法和全套的破解招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嶽不群和寧中則依然還是每天去,他們兩個現在是樂在其中所以樂此不疲毫無倦怠。
有的時候可能某一招精妙絕倫的劍法就足夠他們興趣盎然的琢磨和演練一整天。
如果真的掌握整個山洞裡的石壁劍法,那麼“君子劍”和“玉女劍”必將在江湖上大放異彩。
當然難度也肯定不小,因為有些劍法其實很難掌握,甚至能夠真正練成的人根本寥寥無幾。
比如《養吾劍法》、《岱宗如何》等等。
不過這些暫時都不關施宗義的事,既然山上諸事已畢他就想下山去看看闊彆已久的小夥伴們了。
順便還要好好的研究一下《易經》。
九月十七日。
紫霞真氣137縷。
沒錯,悄無聲息間施宗義《紫霞神功》已經達到了第三層中期境界。
紫霞真氣的品質又進階了一次,凝聚的時候已經宛如膠乳,不過依然是處於江湖三流水平。
寧小則還在第一層打轉。
嶽不群倒是已經突破到第四層了。
至於具體的小境界他們兩個都沒有細說,同樣他們也根本無法想象施宗義現在的境界。
畢竟在他們的眼裡小萌寶還隻是一個比較聰明早慧的小孩子罷了。
……
既然預備下山了,施宗義就開始著手整理近期陸續構思的一些關於宗門改革的想法。
主要就是關於宗門發展規劃和完善組織構架的一個大致方案,施宗義想在下山之前交給嶽不群。
目前有風太師叔守護山門安全方麵無憂。
在這種情況下施宗義覺得華山派暫時可以休養生息十年,還專門做了一個大致的規劃。
施宗義稱之為:第一個十年發展規劃。
一:弟子人數保底達到500人。
二:門派產業必須整頓和擴張逐漸提升宗門收入,以確保滿足培養500名弟子的資金需求。
三:每年對弟子們進行考核篩選,優中選優,集中資源傾力打造門派實力擔當——“華山十八劍”。
然後隨著門派人數的增多,門派的管理體係也必須同步升級,還要設置相關的職能部門。
新的組織架構由上而下依次為:
太上長老:
潛心修行不問世事,是宗門的終極武力支持。
掌門:
掌控宗門最高權力,決斷宗門一切事務。
長老:
門派中的支柱,主管一個部門。常設長老有傳功長老、執法長老、內務長老、外事長老等。
執事:
負責具體落實部門工作,執行處理部門事務。
核心弟子:
傳授宗門一切功法秘技,與宗門生死與共。
自由度極大,可督查宗門事務,參與宗門決策。
內門弟子:
傳授宗門核心功法武技之外的一切功法武技,與宗門相輔相成一體相關同榮辱共進退。
必須常駐華山,外出須報備行蹤,可通過貢獻度或者實力考驗晉升核心弟子。
外門弟子:
傳授宗門基礎功法和武技,但和宗門羈絆不深。
實質上與宗門是合作共贏關係,不要求常駐華山,可通過貢獻度或者實力考驗晉升內門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