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恒生指數恢複到公共衛生事件之前的盤整期水平時,楊開迫不及待地開始計算自己的收益。
他坐在自己那間寬敞而安靜的辦公室裡,桌上堆滿了各種交易文件和財務報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辦公桌上,形成一片片光斑,仿佛在訴說著這一段充滿波折的投資曆程。
楊開打開自己精心製作的投資賬本,上麵詳細記錄著每一筆投資的時間、金額、買入的股票名稱以及當時的恒生指數點位。他的手指順著一行行數據慢慢移動,腦海中不斷回憶著每一次決策時的情景。
首先,他計算起公共衛生事件期間買入的那些被嚴重低估的股票。當時市場一片恐慌,股票價格低得令人難以置信。他買入了大量某科技公司的股票,當時這家公司的股價因為疫情衝擊,從每股50元跌到了每股10元。楊開投入了500萬資金,買入了50萬股。如今,這家公司在疫情後的科技浪潮中迅速崛起,股價已經回升到每股40元。僅僅這一筆投資,就為他帶來了1500萬的收益,扣除掉一些手續費和相關稅費,淨收益也達到了1300萬左右。
接著,他看向自己在旅遊行業的投資。這部分投資在疫情期間遭受了重創,他在旅遊公司股票上投入了300萬,買入時股價為每股20元,疫情最嚴重時股價跌到了每股5元。他雖然在股價最低點時又增持了部分股票,但總體來說,這仍然是他投資組合中的一個虧損點。現在股價回升到了每股12元,算下來,這部分投資仍然虧損了120萬。
然後是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他在疫情初期就看好這個行業的發展潛力,投入了800萬買入某知名醫療公司的股票。當時股價是每股30元,隨著醫療公司在疫苗研發和醫療設備製造方麵的卓越貢獻,股價一路上漲,現在已經達到每股80元。這一筆投資為他帶來了1333萬的收益,扣除成本後淨收益達到1200萬左右。
楊開一邊計算著,一邊在本子上做著詳細的記錄。他的表情時而嚴肅,時而露出欣慰的笑容。那些在艱難時期做出的決策,那些在市場動蕩中的堅守與果斷,都在這一刻以數字的形式呈現出來。
最後,他將所有的收益和虧損進行彙總。在公共衛生事件後的這段時間裡,他的總投資為2000萬左右包含後續增持部分),經過這一係列的操作,他的總資產達到了3480萬左右,總的淨收益達到了1480萬。
楊開坐在略顯昏暗的辦公室裡,燈光在堆滿文件的辦公桌上投下一片微黃的光暈。他深知,這次計算收益將是對自己在恒生指數投資中的一次全麵審視,畢竟,那高達十倍的杠杆就像一把雙刃劍,既可能帶來巨額的收益,也可能將他拖入無儘的深淵。
當初,他自己投入了200萬,再加上從銀行貸款1800萬,總共湊齊了2000萬的本金進入市場,並且動用了十倍杠杆。這意味著,他實際上控製著價值2億的投資組合,每一點恒生指數的波動,都被放大了十倍。
隨著恒生指數上漲了568點,市場一片繁榮,但楊開知道,在計算收益之前,必須先明確整個投資組合的構成和各項費用。
他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幾家大型企業上。其中,對一家知名金融集團的股票投資占了總投資組合的40,也就是8000萬2億x40)。在投資時,該股票的價格是每股100元,恒生指數上漲後,股價漲到了每股130元。這部分股票的收益為:130100)x8000萬÷100)=2400萬。
對一家房地產巨頭的股票投資占30,即6000萬。買入時每股80元,現在漲到了每股110元,這部分的收益為:11080)x6000萬÷80)=2250萬。
剩下30的投資分散在其他幾隻股票中,綜合計算下來,這部分的收益約為2000萬。
這樣算下來,投資股票的總收益為2400+2250+2000=6650萬。
但這僅僅是毛收益,還需要扣除一係列的費用。
首先是銀行貸款的利息,銀行貸款1800萬,年利率為10,投資期間共一年,利息支出為1800萬x10=180萬。
杠杆交易的手續費相當高昂,按照交易金額的3計算。買入時手續費為2億x3=600萬,賣出時因為市值增加,手續費為2億+6650萬)x3=800萬左右,手續費總共600+800=1400萬。
還有其他一些諸如監管費、印花稅等雜項費用,大約50萬。
那麼,扣除所有費用後的淨收益為:6650180140050=5020萬。
楊開看著這個數字,心中並沒有太多的喜悅。他知道,雖然這次通過杠杆操作獲得了高額的收益,但這期間他承受的壓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開懷揣著上次投資結算後的複雜心情,腳步匆匆地來到了交易大廳。他的目光急切地搜尋著上次的交易員小李。交易大廳裡人來人往,電子屏幕上閃爍著各種數據,一片忙碌景象。
終於,楊開在一個角落裡找到了小李。小李正對著電腦屏幕,神情專注地分析著數據。楊開走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李,我又有大動作了。”楊開的聲音裡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心。
小李轉過頭來,看到是楊開,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楊先生,上次的投資收益很可觀啊,這次您有什麼打算?”
“我要做空恒生指數。”楊開簡潔地說道。
小李瞪大了眼睛:“這可是個大膽的決定,楊先生。恒生指數最近雖然有波動,但也不是毫無上漲動力的。”
“我已經考慮清楚了。”楊開堅定地說。
隨後,楊開開始聯係上次合作過的幾家銀行。他來到銀行的貴賓室,與銀行經理們一一交談。
“楊先生,您上次的貸款雖然按時還清了,但這次您要貸款2億,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而且您還要動用十倍杠杆,風險非常大啊。”一位銀行經理皺著眉頭說道。
“我知道其中的風險,但我對自己的判斷有信心。”楊開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