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這黑廝怎能如此蠻不講理!”
公孫康還是太年輕了,隻知道練兵,其它這些還真的是說不過張飛。
隨著張飛一步步的走上前去,雙方軍隊雲氣凝聚,氣氛越發劍拔弩張。
眼見就要打起來了,但最終雙方還是共同退了一步,這場仗誰都不想打,因此誰都不會衝動。
“哼,你這黑廝,等著吧!”
公孫康放完一句狠話之後,直接帶兵轉身變走。
後方還響起張飛的大笑:
“哈哈哈,小子你倒是回來,怎麼就知道跑了。”
打也打不過,罵也罵不過,公孫家這次吃虧不小。
···
遼東國府衙內
簡雍送過來一份數據報告,當下整個遼東國紙張都開始普及,無論是政府的文書還是官學的教學都開始使用更廉價方便的紙張來進行。
“主公,這是本次移民最後的安置報告。”
簡雍說著,將報告送到了段塵手中。
隨著華夏國的影響加大,整個遼東國的官吏治理和培訓也更加的科學嚴密,現代的政務處理方式,相比三國雖然不可能實現完全替代,但借鑒融合還是可以的。
至少簡雍和王恒都很喜歡這種方式。
段塵接過報告,在上麵用著熟悉的阿拉伯數字標記著人數和各個地方的來源,其中各個縣城的多少流民,都已經被清點了一番。
在神話三國地區雖然由於物質變化不能進行無線通訊,但是隨著部分關鍵的有線電路接通,各個地方的信息完全可以更好的傳達。
因此隻要是在段塵控製區內,一旦發生什麼消息,他便能夠很快的得知。
早先的整個遼東國也就大概30多萬人,隨著這幾個月的第二次大遷移逐漸進入尾聲。
整個遼西地區,關張二人相繼攻下了十多縣城,遷移出來了10多萬被烏桓俘虜的漢民奴隸。
此外還有10多萬漢民處於被烏桓控製的去,地區被收複之後,被就近安置在了遼西。
並且重新分配土地,恢複周邊的郡縣單位,段塵親自派遣人前去治理。
加上最近掌控的遼西幾座邊境縣城,當下整個遼西郡,除了郡城陽樂之外,基本上全部被遼東國掌控。
隨著這兩個月幾條繞過陽樂的山地通道聯通之後,段塵基本實現的孤立陽樂郡城,實際控製遼西的目標。
單單遼西郡,就有整整50萬人口,其中40多萬基本被納入統治範圍內。
其它方麵,加上玄菟郡南方各個縣城遷移出來的近10萬人口,段塵實際控製的人口基本翻了一倍還要多,達到了80萬左右。
這種人口數大概也就是大漢人口密集區一個郡的水平,諸如涿郡就有70萬的人口。
在地廣人稀的遼東,段塵這樣的體量已經足夠了。
“主公,其中遷移到遼東國的這部分人,我們一些用於安排到了購買後還沒有分配好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