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簡雍還不了解情況,段塵當下已經將幾架六代機給調動過來了,不可能說退縮就退了。
段塵稍稍解釋之後,便準備帶兵出擊。
簡雍主要還是內政和外交方麵的能力,在軍事和戰略上的眼光並不太強,不然曆史上的劉備也不至於長期處於武強文弱的局麵無法改善。
段塵雖然說也是同樣的班底,但好在他還有華夏的智囊團,隻要將自己了解的信息給其分析出來,華夏就能夠提出比較全麵的建議。
如今正是東部鮮卑大量聚集的時間,一旦這次劫掠過去,再次出動剿滅鮮卑,哪怕有定位也很難全部抓到。
此外,如今段塵以拯救漢民百姓出擊鮮卑更是師出有名,一旦成功獲得的威望和名聲絕對不是普通抗擊鮮卑能夠比擬的。
天時與人和全在他這裡,有了六代機偵察,地利問題也不用過多考慮,這種時機如果錯過,他絕對會後悔。
當然,還有旁邊這位武將的因素:
“太史慈,你先拿著這個令牌,帶領5000輕騎追上張飛,我與關羽帶著一萬步兵在後方補給軍糧,馬上就到。”
段塵拿出一張軍方令牌交給太史慈,並且利用通訊車想要與張飛取得通訊。
滋啦!滋啦!
半天卻也收不到信號,很顯然張飛已經衝的很遠了,那他也沒有必要。
“我這就過去!”
太史慈拱手行禮過後翻身上馬,隨後【號召】遼西騎兵,即刻起身朝著北邊衝去。
遼東遼西本就是產馬地,基本每座郡城都會有幾千的常備騎兵,這也是一座郡城的精銳所在。
可惜隨著東漢後期武備鬆弛,這批騎兵整體戰力越發孱弱,已經很難像是當年一樣主動配合大將出戰抗擊異族了。
眼見著太史慈帶兵離開,段塵和關羽便開始趁著小雨休整時間,穩定陽樂。
從後方昌黎城內,大批的壓縮軍糧被運輸過來,被重新裝載到馬匹身上進行運輸。
除了完軍糧運輸,天早已經大亮,關羽走到段塵身邊交代道:
“主公,是時候出發了!”
段塵點頭答應:
“全部重甲士兵隨我出發,留下3000士兵運輸糧草,其餘戰士留守城內。”
一聲令下,城中戰士活動有條不紊,很快便聚集了6000重甲騎兵和3000馬步兵運輸糧草。
作為步兵深入草原追擊危險,不是重甲士兵段塵很難放下心。
關羽也表示認可:
“主公,翼德和太史慈將軍已經帶有兩萬精騎,我們派遣這些步兵已經足夠。”
相互確認之後,大軍浩浩蕩蕩開拔。
此戰看似段塵僅僅派出3萬步騎就敢於北擊草原,但需要明確,這3萬科全部都是正規兵,並且有一半都有著精良武器並且身旁重甲。
而草原的騎兵看似浩浩蕩蕩以10多萬起步,但基本全部都是草原牧民,最多身上有個皮甲弓箭,手中很多可能連鐵器都沒有。
在猛將率領下,達到【普通】水平,能夠成功凝結雲氣尚且艱難,麵對段塵這全部精銳,配合飛機導航,勝負猶未可知。
神話三國中,大漢確確實實掌握了最先進的技術,和最全麵的文臣武將體係,擁有最多的人才和最精銳的部隊。
這也是周邊異族隻能成為各個軍閥勢力刷經驗資源的怪物巢的原因。
除了涼州羌族、幽州烏桓這兩片深受漢化影響的地域外,其它的異族勢力多少有些不夠看的。
騎兵突進,步兵穩住後勤,保障後方,雙方形成兩道波浪朝著遼東北部這片最繁茂的草場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