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城
段塵已經來到昌黎有兩個年頭了,去年華夏對昌黎的一大批投資,如今也早已經見到了效果。
寬闊的街道兩邊樹立著特製的太陽能路燈,每到夜晚亮起,整條街道亮如白晝。
因此也興起了幾條夜市,工廠建立,百姓富庶之後,城中的商貿也繁榮起來,其中有官府創辦管理的超市,也有百姓開設的私人店鋪。
早先世家的米糧店,雜貨店,布料店等等,逐漸被官府的超市,飯店,衣物店所取代,這種漸變的革新是溫和的刀子。
看不見,卻總能割到世家最敏感的那一塊。
兩年來,昌黎城作為段塵的統治中心,實現工業化之後,大量人口湧入,也隨之擴大了幾倍。
內部的老舊城牆該拔的拔掉,在外圍由鋼筋混凝土修建的新城牆已經頗有規模。
其中主要工程,全部都是華夏一手承建,單從昌黎變化發展來看,也能看出華夏對段塵投資不留餘力。
甄家車隊進入城中,車輛在主乾道行走,兩邊還能看到各種專門保留的景觀樹和人行道。
這裡沒有車輛攆出來的深厚車轍,有的隻是平坦堅硬的土地,和圍在兩邊的幾層高的民居。
其中各種店鋪一應俱全,仔細看來竟然比鄴城還要繁華。
甄宓將簾子拉開,水汪汪大眼一眨不眨的盯著外麵,好似要將這一切印在腦海中。
“宓兒,快到了,你也準備一下。”
張氏交代一聲,便看到車隊停到了一間巨大宅院門口,宅院位於昌黎工業區邊緣,是段塵專門修建開發出的一片區域,用於賣給世家賺錢用的。
宅院古色古香,亭台樓閣,建築精美,大門氣派,門口的兩個石獅子威嚴而有神。
甄宓下車,一邊跟隨母親走入宅院,一邊感歎:
“母親,這裡竟比鄴城還要繁華一些。”
她從小生活在河北一個縣城當中,但也曾經因為跟隨父親前去鄴城住過。
那裡同樣有平坦寬闊的道路,有繁華的商業街,甚至由於民望增幅,也能出現各種幾層乃至十幾層高的建築。
甚至由於審配的坐鎮,城中商貿法令可以直接實行,各項稅收直接收取,繁重貨幣也能依靠票證在鄴城和周邊縣所支取,商貿應該更繁榮才對。
但相比眼前的昌黎,總感覺是少了些什麼。
神話三國的大都市由於有各種功能的文士坐鎮,加之民望增幅,有的夜晚同樣能夠照明,有的街道從來都是乾淨的,有的百姓總是能夠感到幸福,臉上總會露出笑容。
特彆是都城洛陽,有文士能夠保證風調雨順,炙熱的陽光燒不到城中百姓的皮膚上,冬季的寒冷也侵擾不入城中半處,冬暖夏涼不是說說。
可惜早已經被董卓摧毀,早先護佑城市的民望也隨之消散掉了。
“天下如此大,我也本以為鄴城已經是北方最大最繁華的郡城,現在來看,這昌黎城也不遑多讓。”
“能夠將一邊郡之地治理如此富庶,這段塵真可謂是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