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藍星不到5個的被完全統一的精英級國家秘境,底蘊自然是無比豐厚,況且還是最頂尖的一批,起步總評十萬並不算誇張。
一個【遼東】第3。
一個【晚唐】第8.
而後便是平穩發展的各方秘境。
【二戰】最靠前,一年下來也是收獲頗豐,總評正式突破7萬,來到了藍星第12的位置。
相比之下【仙武大唐】因為本身限製太大,華夏投入太少,因而隻能以5萬融合點,勉強來到第20的位置。
除此之外,藍星前百勢力,華夏國也就剩下【工業大明】的兩廣總督,還有【蒙古西征】的四川節度。
兩者都是剛進入藍星前百,此時還都是70名左右。
由此也能看出,華夏國主要勢力斷層還是很嚴重的。
被段塵強行扶起來的,都進入了前30,而沒有被扶起來的,就稍稍靠後了。
這對於國戰擂台影響很大:
本應該完全有實力衝擊四強的,但沒想到在16強進8強時,遭遇到了不列顛國,隻能是提前派遣段塵出戰。
沒有了段塵,其它的探索者勢力實力雖然也不錯,但放到國戰擂台前8的爭奪中那就不夠看了。
很快就敗下陣來。
好在也是提升了一個名次,從32到16再到8強,華夏的每次進步都不算大,但都很穩固。
自從倭國一戰之後,藍星各國平穩了許多,針對於華夏國的針對也少了,外部的局勢穩定,華夏便能夠將目光更多的轉向內部建設。
神話三國區不必多說,巨大的工業投入基本占據華夏工業生產了十分之一了,舉國之力的援助支持,硬是要把這小小遼東給徹底的貫通。
其它幾個秘境,該工業援建的援建,該支援糧食開發農業的開發農業,但更多的實則沒有這樣的機會。
真正能夠穩固的接收資源的實則隻有兩個秘境,一是二戰華夏,二是晚唐。
晚唐走武道路線,根本不需要太多工業化輸入,實則真正的中心還是在二戰上。
不過像是這種平穩輸出的日子,持續不了多少天。
【二戰秘境】終究是一個史詩級秘境的火藥桶,也是各國精銳力量集中所在。
藍星的主要矛盾,實則多是映射到其中,早先的平穩局麵代表藍星的局勢穩定。
而隨著秘境即將融合,再無探索者資源進入,加之【二戰秘境】被完全瓜分,大國與小國,強國與弱國,想要和平共處,實在是一種奢望了。
去年12月,漢斯國閃擊波瀾,一月時間和大熊國瓜分波瀾,正式掀開了這場大吞並的序幕。
倭國將目標放到了半島,再次與棒子國展開大戰,由於其本身受到重創,戰力大損,一連幾月竟然連半島都未拿下。
不列顛國將精力放到了還未曾統一的南亞,集結重兵準備實際控製南亞。
高盧國則將目光放到了西非,早先非洲探索者出現,讓這些小國相繼獨立,這群殖民帝國已經忍了很久,直到現在以漢斯國為導火索,終於忍不住了。
亂了!全亂了!
一連幾個月,世界各地都亂成一鍋粥了,除了華夏之外,好似全部都在打仗,大魚吃小魚的遊戲不時的上演著。
方戰的心態不太穩固,他明白是自己是為什麼不會被攻擊,但秘境如此混亂的局麵,還是讓其思緒難寧。
軍部的會議召開了一次又一次,從年初便相繼展開了二次大戰,直到了現在,華夏都還在內部搞建設,隻是加強了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