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自段塵來到這個世界已經過去了一個月時間,距蒙古大軍被包圍,也過去了十多天。
消息是以包圍被傳出去的,而不是被俘虜,蒙哥可汗在內的10萬蒙古軍被包圍,隻有這樣才能最大概率的吸引東西兩線軍隊前來。
但這哪怕是包圍,卻也還是太駭人聽聞了。
至少,對於宋國來說,是一件讓他們無法想象的好事。
進攻的壓力陡然減少,一線被拖住,剩餘兩線調動前往蜀地,對於其它地方的宋國戰士來說,也是鬆了一口氣。
·····
臨安城
這是這個時代最繁華的都市,可能沒有之一了,上一個如此繁華的都市叫做汴州,或是開封,那同樣是這個帝國的首都。
大宋帝國,總能以最快最好的方式把首都建設的多種多樣,文化經濟甚至科技全麵發展。
如果來到這裡,給人的第一感覺永遠都是富饒的,都是讓人流連忘返的。
山外青山樓外樓,暖風熏得遊人醉。
蒙古大軍前線打的激烈,臨安城中,市民生活多姿多彩。
宋理宗趙昀坐在龍椅上,老態龍鐘的樣子,聽到這消息一時間無法想象,嘴角壓不住再次問道:
“蒙哥可汗被圍攻,東西線軍隊朝蜀地趕去?”
下發跪地的傳令兵再次確認:
“是的,剛剛得到消息,蒙古蜀地一線大軍被圍攻,其餘兩線前去救援,具體什麼原因暫時無法得知。”
確認之後,趙昀一時間哈哈大笑,好不容易維持的威嚴形象蕩然無存。
這則消息,就好似是突然出現一股天兵,幫助他把蒙古人給打退了一般。讓人舒暢,讓人壓力頓減。
“陛下,孟珙將軍還提出,此事蹊蹺,很可能是李凱之那邊有了大進展,如今正是應該趁機派兵進入蜀地,配合李凱之進行圍殺的好時機。”
這傳令兵再次說道。
可是此話剛剛說完,瞬間遭受到了朝堂眾人反對。
“陛下不可!蒙古軍好不容易被牽製住,如果我們派兵野戰,很可能全軍覆沒,如今正是要借助優勢,修築城防,堅守不出,方為上策!”
“陛下,我認為,可以趁此機會和蒙古和談,重修澶淵之好,換取百年和平,豈不是兩全其美之事!”
“如今不應該出擊,相信李凱之能夠應付,能不打仗最好,或許蒙古人知道吃虧,就此退去了。!”
“對啊!我建議封李凱之為四川節度使,襄陽調動物資,讓他和蒙古人耗著,我們到也是能夠鬆下口氣了。”
“此外,還要再派轉運使,監督李凱之,防止其擁兵自重,蜀地不亂了。”
一時間,這些朝廷一等一的聰明人便將計謀想好了,封官運糧,自己作壁上觀,打的也是一手好算盤。
趙昀聽到朝堂紛亂,早先喜悅的心情也煙消雲散了,又是頭疼起來。
現在他是真的害怕,蒙古人從蜀地抽身,反而來到東邊和他動手。
到時候他也就隻能是坐船逃到海上了。
不過好在這群賢臣是能為他分憂的:
“既然如此,就全依諸位了,此外,再次調動3000儒生入蜀,輔助李凱之防守吧。”
仔細一想,他感覺還是不穩當,贏得再調動些人。
可是轉頭一看,朝堂一眾臣子都是麵帶難色,他們最少也達到了儒師境界,此時卻還擔憂3000儒生無法調動之事。
有人說道:
“陛下,早先就已經往蜀地調動了幾百儒生,如今恐怕是難有儒生願意上前線了。”
“對呀陛下,蒙古軍凶猛,怎麼能讓士大夫上前線呢,早先國家危難,已經有無數仁人誌士上前,如今再行抽調,恐怕要寒了天下士人之心了。”
這份說詞,倒是顯得趙昀十惡不赦了。
“好了,此事容後再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