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旁邊的諸葛亮,經過沉思過後,腦中很快梳理好了一整套的解決方案,直接道:
“主公想要實行,現在實則還不到條件!”
眼見段塵疑惑,他接著解釋道:
“如今,遼東義務教育全麵推行也不過兩三年,很多學子都還沒有畢業,大學招生極少,甚至更多乃是社會人員,現在實行,並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況且,文士培養本就需要陶養情操,閱讀竹簡和各式書籍,蘊養精神力,其中天賦和積累缺一不可。”
“世家子弟,往往是家中典藏豐富,從小讀書積累精神力,等到長大,或是遊曆天下,跟從名士繼續學習,或是前去書院,和各式學子進行思維碰撞。”
“而如今的遼東書院,既無多少名士,經書典藏雖然不少,卻少有能合理運用著;天下新建學校更是如此,其所學皆為紙質書籍,先賢竹簡都少有借閱,能蘊養精神力者,非天才而不行也。”
經過諸葛亮一番解釋,段塵也少了些心思。
自己也算應試教育出來的,總是以為其能夠大批量培養人才。
但【文士】這是一種超凡體係,能夠進入文士,最低都在五階,可以說各個都是天才。
如果說自己想要以義務教育配上統考這樣的應試教育體係來培養【文士】,其實也不是完全不行。
但消耗的資源會非常多。
“孔明,如果我將世家典藏全部收集,召集天下文士閱讀謄抄,而後普及天下如何?”
段塵詢問道。
在神話三國,文士體係的根基肯定是文字,簡體文字並不是不行,但其相比從古至今的傳承,實則變化太大,蘊養精神力的水平也差了一大截。
因而,不能謀求方便,而完全推行簡體,為了某種繼承,段塵乾脆就從神話三國的文字直接開始普及。
某種情況下,是他們適應體係,而不是體係適應他們。
人家幾百年的傳承,自己不可能用工業文明的邏輯說改就改了。
因此,教育這方麵,如果最終落腳點是【文士】,那絕對是非常有難度而且繁瑣的。
“主公,世家典藏其效果並不僅僅在於書籍內容本身,更多的在於其家族各代先賢的精神力批注,每每共鳴,甚至能夠直接與先賢交流,從而蘊養精神。
很多直接從先秦傳承至今,因而越是古老越是稀有,所謂謄抄之後,很多的精神力批注,便隻是化為了簡單的文字,雖能提醒,卻無蘊養精神的奇效了。”
段塵是武將,對於文士這一晉升路徑還是很模糊的。
反正無論怎麼說,這些典藏都是珍稀的,而且是基本不可替代的資源了。
“所以我們現在的問題是,掌控了一大批的世家典藏資源,卻無法有效的利用,無法做到全麵鋪開,用最廣大的普通人基數,來培養人才。”
段塵很明白諸葛亮想要表達的意思。
簡單說,就是文士不是大白菜,像是用應試教育這樣憑借龐大基數來堆天才,其實很難。
喜歡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請大家收藏:()曆史秘境:開局神話三國劉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