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聽後,也連連點頭,既然是選擇交易,那就要拿出兩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而這點,大明並不接受。
諸葛亮並未反駁,也並未再次增加條件,而是反問:
“我遼東,攜帶數十萬之兵,幫助大明清掃北境,難道還未能彰顯我們的誠意嗎?”
“我遼東,自感與大明都為漢人,不忍通報相互殺戮,因而哪怕開啟傳送,卻也極力的想要轉戰爭為和平,絞儘腦汁的想如何才能與大明完成公平交易。”
“我遼東,條件剛剛提出,就被你等駁斥的一文不值,難道北方那些韃靼和瓦剌的廢物是邊患,而我遼東30萬鐵騎,就不能成為邊患嗎?”
同樣是三句,將本應該交易的內容,說成了遼東對大明的施舍,將本該軍事掠奪的動機,說成了遼東絞儘腦汁想要大明合理接受的條件。
如此上位者的態度,如此盛氣淩人,自然是讓剛剛初創的大明國群臣極為惱怒。
頓時,旁邊的漢王拔出佩劍,召喚鎧甲!瞬間青龍鎧甲穿戴,就要出擊:
“爾等,竟然如此欺辱我大明國,難道是欺我三軍將士儘數都是懦弱之輩嗎?”
說罷,他舉起大劍,就朝向諸葛亮揮砍而去。
一時間,群臣哪怕能夠製止,卻也沒有了這等心思,就直愣愣的看著。
如今威震天下的大明群臣還不明白,他們要麵對的是什麼樣的敵人。
“砰!”
趙雲一槍橫掃,眼前這鎮國級七階)裝甲瞬間被掃飛出去,漢王的腹部出現一條深深的傷痕,鮮血狂流不止,染紅大殿。
所謂的鎮國級裝甲,竟然頂不過趙雲的隨意橫掃。
直到這時,群臣才明白,眼前這兩人究竟是什麼樣的怪物。
朱棣麵色難看,並不是因為兒子擅自出動,而是遼東竟然真的如此大膽。
他永樂大帝,什麼時候被這樣威脅過。
“我大明,自建國以來,便不割地,不賠款,不稱臣,不納貢,如今遼東以重兵脅迫大明簽訂不平等條約,又說乃是與我等施舍,是欺我大明刀劍不利否?”
說罷,他拔出寶劍,龍袍發生形變,多次親征時的裝甲穿戴到了周身,整個大明皇宮好似蘇醒的巨龍一般,發出鎮鎮龍嘯。
好似天地都為之顫抖。
朱棣從來都不缺少狠勁,如若遼東真的要欺壓大明,哪怕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他也要做過一場。
“唉!我倒是低估大明了!”
諸葛亮歎息一聲,沒想到這個帝國的反應竟然能如此激動。
很明顯,是受不了一點委屈的。
新生的龐大帝國,總是有著自己的傲氣,特彆是這等在自己世界所向無敵稱王稱霸的帝國。
豈不像是大宋一般,一聽到戰爭就害怕,一聽到談判就欣喜。
“我還是那句話,我遼東是帶著誠意而來的,我等是願意與大明談判協商來達到目的的,如果一味的選擇戰爭,雖然能爭一時之氣,但卻也會讓帝國陷入危機。”
“這難道是我們雙方都願意看到的嗎?”
諸葛亮決定放緩語氣,段塵給他的權限不小,但他總不能直接把事情搞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