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兒?這是怎麼了錦兒?清軍沒被打退?你爹和你爺爺出事了?先彆哭,好好說好不好?”田川鬆溫柔地哄鄭經。
哪怕見到鄭經大哭,她心裡也咯噔了一下,她也知道得先哄。
孩子隻有冷靜了,才能說清楚事情。
一旁的董酉姑心也揪起來了。
她們等了一天,最期待的,無非是一個好消息。
現在鄭經一回來就抱著田川鬆哭,讓她們都有了很強的不好的預感。
“錦兒,你好好說說,和娘說說。”董酉姑掏出手帕,輕輕地給鄭經擦眼淚。
“嗚嗚嗚,奶奶,娘……爹和爺爺沒有打退清軍,他們失敗了……奶奶……奶奶您要死了……嗚嗚嗚……”
鄭經一說到田川鬆死,剛才好容易緩過來一些,這下又哇哇大哭了。
生於亂世的孩童,一般都會比生於和平年代的孩童要成熟沉穩一些,鄭經和小嬴政一樣,也比其他年代的孩童沉穩。
可他到底才三歲。
一個三歲的孩子,怎能平靜麵對自己親近的奶奶的死?
田川鬆和董酉姑聽到他這麼一說,心中咯噔了一下,又咯噔了一下,又咯噔了一下。
他們家的男人抗清失敗了?
田川鬆還死了?
“我們不是去平戶嗎?你奶奶怎麼會死。”董酉姑把鄭經抱過來問。
她和田川鬆的婆媳關係是很好的,她也接受不了田川鬆的死。
聽說清軍沒被打退,她很失望,很難受,她也不理解田川鬆為什麼還會死。
打清軍的事太複雜,怕是三言兩語說不清,所以她才先問田川鬆的事。
“嗚嗚嗚……沒有……我們沒有去平戶。”
“我們本來是去平戶的,可是去到港口的時候,娘不知道聽到了什麼消息,臨時決定不去了。”
“娘您去找爹,跟著爹一起抗清,一直隨著軍營走,一直在軍中支援爹,您在軍中起了很大作用的。”
“奶奶沒有跟著爹去軍營,正史野史都沒記載奶奶為什麼沒去平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娘沒去,所以奶奶就不去。”
“反正奶奶留下來了,就留在泉州,然後還有不到一年,清軍殺過來,想讓奶奶投降,奶奶抵死不從,辱罵了清軍後自殺了……嗚嗚嗚……”
鄭經努力讓自己語氣平靜,可每說一個字,聲音都在顫抖。
董酉姑和田川鬆又驚了驚。
董酉姑臨時決定不去平戶,而是去找鄭森,隨軍一起抗清?
這倒是像董酉姑。
不管是董酉姑還是田川鬆,都對曆史上的董酉姑的這個決定不意外。
就是……
哪怕董酉姑加入軍營抗清起到很大的作用,清軍還是殺過來了,田川鬆自殺?
“娘,如果您還是決定像曆史上的您那樣隨軍抗清,做一名抗清豪傑,我支持娘。
可是奶奶,您去要平戶!您一定要去平戶!我要奶奶活著!
爹娘抗清,我也留下支持爹娘,奶奶您必須走!”
“娘,奶奶,爺爺投降了……爺爺投降清軍了,爹拚命反對都沒用,他還是投降了。
還有叔叔們也都投降了,爹一個人拗不過他們那麼多人,所以爹就自己跑了。
爹跑出來的時候沒幾個人跟著,他靠著自己招兵買馬,才組織起來自己的抗清隊伍。
後來七叔從平戶送錢,送物資,送人回來給爹,支持爹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