賒賬?
張春來眨了半天眼睛才說道到:“小郎君的麵子整個縣城肯定都給,可是咱丟不起那人啊。”
葛明聽張春來這樣說,先是嘿嘿一笑,然後說到:“春來大哥,你學壞了,居然學會了拍馬屁。”張春來也不好意思的撓撓頭。
“可能是我跟小郎君相處的久了。”
葛明一聽滿頭黑線,說到:“本小郎君誠實可靠,從來不拍人馬屁。”
張春來趕緊答到:“是的,是的,小郎君的確誠實可靠,整個莊子上都清楚。”
“春來大哥,你這話又是拍馬屁,不過本小郎君覺得你說得對。”
張春來有些無語。
“小郎君,你上次給我不少銅錢,我這裡還有不少呢。”
這話如同醍醐灌頂,葛明一拍大腿,高興的說到:“對啊,這錢本來就是買食材練廚藝用的,哈哈哈哈,這就好辦了。”葛明拿起寫了食材的這張紙,讓小猴子看火烤爐灶,讓張春來去拿來銅錢,然後帶著張春來直奔廚房而去。
葛明他們是一早上出發的,到了葛府之後又在內宅待了一會,此時正是廚房忙中飯的時候。
到了廚房門口,居然又看到了那隻大鵝,這個大鵝立有大功,所以就沒殺了吃肉,專門用來看家護院。一段時間沒見,這隻鵝好像胖了不少,看來剩飯剩菜吃了不少。
又見到榮嬸的時候,榮嬸又在蒸包子,或許因為今天葛明回家的緣故,母親專門吩咐榮嬸蒸了羊肉餡的大包子,其實葛明根本就不喜歡吃羊肉。
榮嬸看到葛明還帶著一個人來到廚房,趕緊把手上的活交給其他廚娘做,自己洗了洗手迎了上來。還沒等榮嬸開口,葛明先說道:“榮嬸,你蒸包子的技術好像高明了不少。”
榮嬸笑道:“小郎君說笑,要不是有你做的什麼酵母,哪裡蒸的出來好吃的饅頭啊,這都是小郎君的功勞。”榮嬸還是習慣把包子叫饅頭。
葛明想跟母親一個驚喜,所以不想太多人知道,於是把榮嬸拉出了廚房,找個偏僻的地方。
“榮嬸,這次要你幫我個忙。”
榮嬸先是比較吃驚,然後才說到:“小郎君說笑了,您吩咐什麼老婆子照辦就是了。”
葛明嘿嘿一笑。
“過些天就是母親大人的生日,本小郎君想要弄幾樣以前沒有的吃食,給母親一個驚喜,所以這件事你必須幫我保密。”
“啊呀呀,小郎君真是孝順,老婆子一定不跟人說。”說完把胸脯拍的山響。
“這張紙上有需要買的食材,你安排信得過的人去買回來,千萬不要泄露出去。”葛明把手裡寫滿了食材的紙遞給了榮嬸。
榮嬸接過紙,麵色難看,正在葛明不解時,榮嬸憋了半天才開口。
“小郎君,老婆子不識字啊。不過這字肯定是小郎君寫的,老婆子都覺得這字好看。”
葛明捶捶頭才想起來,古代人識字率低的令人發指,尤其是在唐代和以前,一直到了宋代的時候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變。男人識字的都不多,更不要說女人了,還是個老婆子。
葛明隻好一樣樣的告訴榮嬸,雖然榮嬸不識字,每天都會有采買,所以記憶力還是不錯的,重複兩遍之後就全記住了。
“小郎君,等到伺候婦人用了中飯,老婆子親自把食材買回來。”
葛明點頭稱是,讓榮嬸大致算下需要多少錢,這才讓張春來數了不少銅錢出來給榮嬸。這非常有意思,榮嬸不識字,但是居然會算賬。
帶著張春來回到了小跨院,看到小猴子還在看火烤爐子,葛明就對張春來說到:“春來大哥,莊子上識字的人多嗎?”
張春來撓撓頭,想了半天才說到:“我爹和我都認識幾個字,還有賣熏肉、收豬的哥倆認識幾個字,剩下就隻有會木匠活的老戴了。”
“這麼說莊子上識字的人滿打滿算隻有五個?滿莊子的娃子全都不識字?”葛明攤開五指,在張春來眼前晃了晃。
張春來說到:“應該差不多,戴健和我家富貴也認識幾個字,都會寫自己名字。”
葛明接著問到:“那就沒想過請個先生教教孩子們識字?”想要莊子上富裕起來,識字是最基本的,哪怕是種地,認識點字的可能都會種的更好。再說現在莊子上有作坊,如果全是文盲,作坊永遠都是小作坊,想要做大做強難上加難。
“怎麼沒想過呢?可是沒錢啊。再說就算有錢,很多先生也不願意到莊子上來教。”
在葛明看來最終還是錢的問題,隻要錢給的足夠,還是會有先生願意到莊子上教書的。這就變成了一個死循環,越是不讀書就越窮,越窮就越是請不起先生。
“春來大哥,你識字多不多?”聽到葛明這麼一問,張春來還有點不好意思,撓撓頭說道:“小郎君,我會寫自己名字,要說認識多少字還真沒算過,怎麼也應該有個百八十吧。”
葛明聽後差點吐血,認識百八十個字就敢說識字?但是說的好有道理,哪怕認識一個字也算是識字不是?葛明抓狂的說到:“看來有必要教你識字,還有丁香和小猴子,不然以後怎麼幫本小郎君做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