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又有消息傳來,一個月前皇帝李淵禪位,太子李世民即位。
不過李淵禪位之後沒有搬出太極宮,而且霸占著不走。好好的皇帝才做了九年,權利還沒享受夠。李世民可是個大孝子,於是在東宮顯德殿即位,這也是唐代為數不多不在太極殿即位的皇帝。
不過不管長安風雲如何變幻,老臣如何人人自危,秦王府舊部如何揚眉吐氣,對遠在河北之地的葛明毫無影響。
孫思邈算是在葛家莊子紮根了,每天恨不得都能碰上有外傷的患者。也正因為孫神醫在葛家莊子的消息傳了出去,不少人前來尋醫問藥。開始人不多,後來人越來越多,比來葛家莊子上貨的商販還要多。
這老道對於患者來者不拒,竭儘所能,人格之高尚讓人折服。隻是葛明看著孫思邈居然日漸消瘦,勸了幾次每天少看一些都沒效果,也隻好拿起自己做飯的能力,變著花樣給孫思邈做些可口的飯食。
同時葛明也放出消息,非重症之人不治,孫神醫最近非常辛苦,希望大家能夠體諒。奈何效果根本不怎麼樣,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就是重症。
人就是這樣,雖然很多都不是什麼大病,但是都喜歡找醫術更加高明的人看。孫老道不能累壞了,這是老寶貝啊。
後來實在沒辦法,葛明就想起後世的排隊取號來。每天隻發放十個號,先到先得,優先重症患者。這樣孫思邈才算稍稍有點空閒時間,否則非要累壞了不可。
開始葛明本來想要打算通過提高診金的方法減少來看病的人,但是被孫思邈痛批了一頓。
“醫者父母心,難道沒錢就不能看病?你小子鑽到錢眼兒裡了,摸摸你良心還在不在。”
葛明摸了摸,好像還在,漲價這是後世最簡單粗暴的方法,提高門檻完全可以做到名醫和普通醫生分流。後世不光是看病如此,醫保的報銷也因為醫院等級越低報銷的比例越高。
好在放出的消息和排號還是有效果的,一些並不算重症的人來的就比較少了。難道頭疼腦熱也找神醫來看不成?普通大夫就能解決了。
葛明原本很清閒,但是此時居然有些忙碌,因為又要到了秋收的時候了,但是現在祿伯還沒回來,隻能福伯幫忙操持,難免辛苦了很多。
在城裡木匠坊做工的人也回來了,秋收可是大事,絕對耽誤不得。哪怕是朝堂之上,同樣還有“農忙假”。
葛明看著滿頭白發,不過五十歲的福伯,有些於心不忍。於是試著跟福伯說,:“福伯,不要太辛苦了,找其他人幫幫忙就是了。”
這受到了福伯的強烈反對。
“小郎君,秋收可是大事,其他人不配幫忙。”這老頭子就是如此,隻有主家的人才能主持秋後。
其實此時河北的秋收比較簡單,因為最重要的作物就是小麥。而小麥是秋天種初夏收,都是冬小麥。秋季收的基本都是後世認為的雜糧,但是對於莊戶人家來說依舊非常重要。在外麵做工的全都要趕回來,這是比過年還要大的事。
哪怕是守著酒樓的張春來,秋收往往離不開吃,如果沒有張春來這樣的名廚在,飯菜的味道起碼少了一大半。
跟葛明主持夏收的時候不同,此時莊子上人歡聲笑語更多了起來。不但是即將到來的秋收,還有不少去城裡做工的回來了,把賺到的工錢隨便扔給幾個老婆。
全家人自然歡聲笑語,想著婆娘家能在莊子上的工坊做工,工錢隻比男人家少了一點,今年怕是能過個好年。於是男主人家晚上多做了幾次新郎,次日早上扶著腰走的人不在少數。
彆看葛明年紀不大,但是這種事還是懂得。葛明甚至想要去找孫思邈開個方子,以福利的方式買點藥材發給莊戶,以免這麼多老娘們兒把莊子上的男丁霍霍的乾不了活。後來一想還是算了,這幫扶著腰走路的貨肯定擺手說不用。
總算可以開始秋收了,這跟夏收可是完全不同。莊子裡居然有了不少布置,雖然談不上張燈結彩,但是感覺到處都透露出一點喜慶來。
葛明是主家的代表,同樣以吉祥物的身份出席了秋收儀式。穿著非常正式,儀式非常複雜,反正葛明隻記得不停的對著各種假人磕頭,真是腦袋瓜子嗡嗡的。
等到各種儀式做完,葛明手拿一把鐮刀,隨便在穀草上割了一把,這就算開始秋收了。
之後就如同夏收一般,每家派出青壯先把葛家的的田收了,其實葛家種的全是豆子,豌豆和黃豆而已,這是以後做粉絲和豆製品的原料。雖然產量不高,但是總比全都花錢買要節約不少成本。
種豆子的好處就在於豆子的根係比較淺,根部的根瘤有固氮的作用,這樣還有肥田的功效,來年麥子長得也會更好。
等到秋收全部完成,都已經接近中秋節了。
顆粒歸倉之後,才是秋收儀式的高潮。根據漢民族什麼節日都跟吃有關的特點,秋收之後全莊子人自然要聚在一起大吃一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葛家買了不少豬和羊,隻是現在淘汰的母豬基本買不到了,隻能吃吃腥臊的公豬肉,這讓葛明非常不喜。但是莊戶人家不在乎,隻要是肉吃起來都香。
聚餐這種事不用專門選其他地方,就在莊子公用的晾曬場。每家把自己家的門板都卸了下來,墊上石頭、土塊就成了桌子。葛明以為長街宴隻存在於後世的少數民族,原來古代的漢民族也是這樣做的。
每當此時都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看著大人忙忙碌,娃子們成群結隊到處跑。看看這邊,看看那邊,一會跑到做飯大嬸的旁邊,大嬸偷偷讓嘴裡塞上一塊肉。還沒等開席,不少娃子都已經吃飽了。
等到要開席的時候天已經黑了,點上無數篝火準備開席。
氣氛更加熱鬨了,到處都是歡聲笑語。按照慣例葛明應該給所有莊戶敬酒,糧食豐收之後每家也會釀上一點米酒,幾天就能成,敬敬祖先和穀神,順便自己也能解解饞。
葛明年紀小,碗裡倒上一點清水就全當酒了。葛明雖然年紀小,但是這些日子在莊子上做的事情不少,目前最大的貢獻就是弄個幾個作坊,讓莊子上的人農閒的時候有個賺錢的地方。
每家豬圈裡都有好些豬崽,不但能吃還能睡,關鍵拉的也多。豬圈裡全是豬糞,雖然臭氣熏天,但是莊戶人家不在乎,這到了來年都是上好的肥料,明年莊稼還不蹭蹭的漲?